胤禩看他这反映,知道这时候十二怕是什么也听不进去,看着没有要离开意思的胤禛,对他拱手道别,就转身离去。
胤禛看着十二这样子也知道他说什么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转身出去吩咐贾六,“速速回府,将卢冰替换过来,他得了信怕是也无心理事,让他过来尽一份心也不枉苏麻妈妈对他的教导、照拂知情。还有你回去也要尽心,平日里你们爷提过的都上心些,若是出了一点差错,仔细自己的皮!”
贾六听到最后四爷那冷飕飕的话,他头上的汗都冒了出来,不敢多说,连忙领命出宫而去。
当天康熙帝在回复的奏折上批道:“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
就这样胤祹便移居殡宫,开始为苏麻喇姑守灵。供饭、诵经,其他皇子则轮流每天派一人给胤祹做伴。
而每次胤禛来的时候便先问询一下卢冰十二的饮食,得知他用了膳才放下心。
二十二日,康熙回宫,看着胡子拉碴、蓬头垢面的十二,暗自点头,语气难掩悲戚,勉励了他几句便宣旨要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
胤祹这次心甘情愿的跪地谢恩,高呼万岁!却是不知这次的真情流露,那实实在在的磕头的声响让康熙对他高看许多。日后夺嫡中也因着康熙的这份信任,让他免了几次圈禁之苦,在康熙末年一直屹立不倒。
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十三日,苏麻喇姑的灵柩移入遵化昌瑞山下的暂安奉殿,同孝庄的梓宫停在一处,分别十八载的主仆二人再次相逢。
只是在宫里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发生着一件关系着几个阿哥性命荣辱的事情,在揭发前却是没有人想的到,这将葬送多少自由和性命……
正文 111、纷扰
时间可以冲淡悲伤,胤祹守孝三七之后,回到宫里头剃了头、修了面,才跟着来接他的胤禛一起去康熙那里复旨后,又一起到慈宁宫给皇太后请了安。
太后已是大好。拉着他的手说了些劝慰的话,只是胤祹还没怎么着,太后倒是红了眼圈。几人好说歹说才又有了笑模样儿。太后倒是真疼他,看着他瘦了一圈,便赏了一堆补身子的,才嘱咐他赶紧回府。
胤祹从慈宁宫出来,行到宫门的时候,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那道高高的红墙。那里也是苏麻喇姑曾经教养年幼的自己的地方,他默默的想:阿扎姑放心,您最后的嘱咐十二会一直记在心里……
胤祹又去额娘那里转了一圈,才坐上胤禛的马车直奔回府。老远就见贾六领着几个管事在门口候着。
“奴才贾六恭迎主子回府!给四爷请安。”贾六得了信就进进出出几趟了。最后实在是坐不住就在府门外等了半天了。这回儿见了那四爷府的标记的马车,不等那人出来便急步上前请安。
苏培盛打开车厢门,胤祹先钻了出来,摆手道:“都起来吧!”
回身便同胤禛小声道:“四哥可是要进去坐坐?”
“不了,书案上还有没看完的账目,你先回府吧,得了空再来看你。”胤禛看着梳洗一新,消了颓废却是添了沉稳的十二欣慰的道。
“唔,那回见,十二就先走了。”胤祹也不是矫情的人,干脆的下了马车。
胤祹也知道,接连这些日子,康熙因为苏麻喇姑的事儿,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加之罗马天主教廷对三十九年末东西方的“礼仪之争”、“祭祀先祖”的强势回访,更是让康熙的心情雪上加霜,朝堂上一片阴云密布。乌云罩顶的众官员包括老是蹦达的都察院里的那些个官吏这回儿也跟哑了一般,倒真是万马齐喑了。
而胤禛身上挂着差事,看十二确实没什么事儿了,也不便多待,连马车都没出就打道回了户部。
只是在拐弯的时候,胤禛从车窗里感觉着十二的那道略显瘦削的身影却依旧□,便放心的离去。
“主子,福晋她们在二门那里候着呐。”贾六看着半个多月不见的主子,那不说话的时候和四贝勒爷越发相似的样子让他说话声音、语气都不自觉地恭谨了不少。
胤祹收回看着空了的胡同的目光,回头瞄一眼正探头小心的看着自己的贾六,脚下一顿,便点头同意了。
进了府门,穿过前院的大花园,胤祹感觉熟悉,却又陌生。
虽是有专人打理枯萎的花叶,可是还是能觉出来,少了那种繁花似锦的满园生机,多了分沉淀积累的稀疏萧瑟。这一切都让胤祹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如同在苏麻喇姑去世的那一刹那,胤祹就仿佛回到了前世母亲刚离世的时候,虽然没有那时候的那种痛彻心扉,但是那种持久的揪痛却催人心酸落泪。
每每记起那时的情形,胤祹便会开解自己,苏麻喇姑一辈子都在宫里头,满心的都是皇家,没了自我,就如那金笼子里的鸟,待遇不可谓不高,却是不得自由。也许一碗孟婆汤会让她下辈子活的不是这么累……
慢慢前行,当胤祹远望着那书房那院子的那两株没了绿叶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