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之卧龙助理笔趣阁 > 第238部分(第2页)

第238部分(第2页)

“夏侯尚军,我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

到了这个地步,他还抵赖不承认,夏侯尚鄙意更浓,遂将那信取出用力一抖展开在他的面前,冷笑道:“你可别跟我说,你自己的字,自己都不认识吗?“陈群装模作样的将眼前之信看了一会,不以为然道:“原来如此呀。夏侯将军,你中了汉军的离间之计啦,这封信的笔迹,明显是别人模仿我写的。”

“你休要再狡辩,这封信我已找人查验过,分明就是你的笔迹。”

陈群呵呵一笑:“世上擅长临摹他人笔迹的高手多得是,此人的手法只是极高明而已,若非是我本人,寻常之辈又岂能看得出来。”

文人毕竟是文人,只要舌头尚在,死得也能说成活的。陈群三言两语就给自己找了一段看似牵强,但却又不无可能的辩护词。

夏侯尚的政治能力显然远逊于其军事才华,给陈群这么一忽悠,他立时便有点无言以应,脑子里一琢磨,似乎人家说得也有点道理。

’莫非我真的中了汉军的奸计,抓错了人不成?7夏侯尚在心中自问,脸上已经开始流露出犹豫的神色,旁边的许仪一见此状心里边就有点急了。

要知道牢里的这些大臣,大多数都是他许仪亲手抓的,抓捕的过程中,自己更曾对他们多有无礼。如果是抓错了人,那自己岂非是得罪了满朝的大臣,将来在官场中哪里还会有立足之地。

想到此节,许仪的心里就一阵的发毛,于是,他眼珠子一转,赶紧凑近夏侯尚,附耳低言道:“将军,这帮文臣向来善于舌辩,当此危急关头,稍有不慎就会酿威大错,正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呀。”

给许仪这般一“忽悠”,夏侯尚犹豫的心又有所回转,他眉色一凝,朗声道:“我手中毕竟有此铁证,岂能凭你三言两语就信了。如今外敌当前,就只有先委屈你们了,如果你们真的是无辜的,待击退敌人之后再向陛下申冤去吧。”

说罢,夏侯尚拂袖而去。

“将军,将军j”陈群趴在棚边大喊大叫,但却依然留不住夏侯尚。

片刻之后,只在砰的一声,天牢的大铁门被紧紧关上,大牢之内一时又如死寂一般的沉默,接着便是此起彼伏的叹息声。

司马懿看了一眼无奈的陈群,冷冷道:

“长文,事情到了这般地步,看来我们只有抢先动手了。”

陈群神色一怔,很快,眼眸之中就流露出肃杀之气,沉默良久之后,他狠狠的点了点头。

上庸,蜀王府。

刘封手拿着言辞咄咄逼人,充满颐指气使味道的信,眉宇之中,既有恼火之色,但又有几分幸灾乐祸之意。

几天之前,吴军突袭了荆州,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了襄阳的水军战船,现下,关羽所率的七万大军已抵达樊城,却只能望江兴叹,眼巴巴的瞧着南岸的吴军围攻襄阳。

渡江无果之下,关羽想到了刘封,令他率所辖之兵率南下解襄阳之围。

合上那封信,刘封的嘴角斜扬,冷笑了一声:“关羽啊关羽,你也有求我刘封的时候Ⅱ吼嘿嘿一一”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五章 刘封的恨

刘封的幸灾乐祸也是情理之中。

早年刘备要收他为养子时,关羽就曾明确表示反对,后来木已威舟,关羽也并未对他这个“侄儿”表现出多少关怀。再到后来,刘禅等人相继出生后,关羽对他冷眼相看。

这些年来,自己坐镇汉中及东三郡,数度在关羽节制下奉命攻打魏国,但无论自己出多少力,打下多少土地,最后都被关羽收入囊中,收归自己节制。而他自己辛苦了这么多年,所辖之地却仍然只有汉中和东三郡那点地盘。

而在此次的伐魏之战中,朝廷上令他与关羽同时出兵伐魏,关羽却因怕他分功,严令他将兵马驻扎于上庸一线作为预备队。

关羽的种种作为,刘封自然是怀恨在心,不过却又也无可奈何。

在刘封看来,此番的伐魏之战应当没有悬念,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东吴竟然会出兵,而且只数天的功夫,荆州就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刘封幸灾乐祸之外,其实也有不少惊异,而且,他隐约的感觉到,似乎张松之前所说自勺“机会”,已经在眼前了。

收敛了思绪,刘封抬头问道:“先生,关云长令我率军南援襄阳,你怎么看?”

此刻的张松,眉宇之间竟有几分神采飞扬之色,似乎关羽所面临的困境,令他同样感到兴奋。

“大王,松先前曾经说过,让大王耐心的等待机会,不知大王还记得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