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之卧龙助理笔趣阁 > 第238部分(第3页)

第238部分(第3页)

听此一言,刘封的神色愈加振奋,忙道:

“怎么会不记得,本王无时无刻不在等着这个机会,先生,莫非现在时机已经到了吗?”

张松抚着短须,微微点头:“皇天不负有心人,大王,你翻身作主,扬眉吐气的机会终于到了。“刘封大喜,急道:“若是如此,那依先生之见,本王该如何行事。”

张松嘿嘿一笑:“松已为大王拟定上中下三策,听凭大王选择。”

原来张松早就胸有成竹,刘封催道:“先生何不速速道来,就从这下策先说起。’

“这下策嘛,既是听凭关云长的调遣,率军南下解襄阳之围,如此,一则有功于国,二则有恩于云长,有些两样好处,既可巩固大王的位置,又可增加大王在朝中的发言权,此为下策。”

刘封早就受够了关羽的气,如今见其遭难,巴不得瞧热闹昵,又岂会甘心去施救,听罢这下策,刘封便摇了摇头:“那中策呢?”

“如今襄阳水师被毁,关云长与荆州的联系就等于被切断,而陆口的徐元直兵马不过数千,万难抵挡吴军的进攻,到时必会退保江陵,以向蜀中求援。大王便可以援救江陵为名,名正言顺的率军南下蜀中,到时蜀中文武必无防备,大王可趁势将蜀中纳入自己手中。

如此,则大王将据有整个巴蜀,北有秦之险,东有三峡之险,朝廷便将奈何不了大王,则大王退可割据一方,进可以待时变,争夺天下,进退自如,此乃中策也。”

张松的中策令刘封眼前为之一亮,兴奋道:“先生这中策实在妙啊。”

张松得意洋洋道:“大王莫高兴太早,我还有上策没有说完呢。”

刘封以为这计策是一条比一条好,便是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如今三路大军皆与敌纠缠,这个时候,长安城必然空虚。大王不妨暗中率大军走子午谷北入关中,不出十日便可直抵长安城,一举将帝都拿下。到时太后、皇帝和文武百官皆在大王之手,嘿嘿一一”

张松用诡秘得意的笑来代替他的下文,这一条上策却将刘封听得心惊肉跳,既是兴奋,又是惊惧。

兴奋的是,如果采纳此策,大汉国的最高权力可谓是唾手可得,但惧的却是,若然此计失败,那自己就是有去无回,死无葬生之地。

这个时候,刘封的思维不得不陷入了困顿之中,此时此刻,他所面对得将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稍有不慎,不但雄心壮志灰飞湮灭,就连自己的性命也将不保。

“三策,这三策,我该选哪一策呀?“当刘封在受选择的煎熬之时,陆口的徐庶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今天早上,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报传回,关羽终于还是迟了一步,陆逊赶在关羽的大军南归前一天摧毁了襄阳,切断了汉水自勺南北联系,并对襄阳城形成了包围之势。

襄阳城的野战军队加上郡兵,大约有四千人左右的兵力,而且有大将赵云镇守,尽管围城的吴军有十余倍之多,但徐庶并不担心襄阳城会被攻破。

其实,徐庶担心的是自己。

整个长江一线,只剩下自己手中这五千的野战军,其余驻守备郡的郡兵,人数既少,战斗力又极弱,当吴人来攻之时,能否自倮都成问题,更别说召集起来正面对抗吴军的进攻了。

襄阳的水军战舰被毁,这也就意味着陆逊只需用少部分的水军,便可轻易的阻断北岸关羽军团任何的渡江企图。而这时,陆逊便可分出更多的兵力来收拾陆口的汉军了。

接下来收到的情报又证明了徐庶的担忧,果不其然,在完威对襄阳的包围之后,部分吴军已经南归,不久后就将进入长江,很显然,这支部队是冲着陆口来自勺。

此时的吴军,大致分为了三个作战兵团,围攻夏口的甘宁军团大约有四万人,围攻襄阳,并绝断汉水的吴军大约有凌统军团的六万人,而即将对陆口发起进攻的,将是陆逊亲自率领的五万吴军。

五万吴军,十倍于己,而且,吴国随时还可以再向荆州增兵。

如此悬殊的兵力,即使是足智多谋的徐庶也感到了一丝凉意。

“看来陆口是守不住了。”在焦头烂额的苦思了半天之后,徐庶无奈的道出了这一句。

张辽神色一变:“守不住也得守,若是不守陆口,吴人的水军长驱直入,我们身后的荆州之地都将保不住。”

作为一名曾经固守合肥多少的将领,张辽习惯性的准备死守,不过,徐庶却显然不这么想。

“陆口不比夏口那般有坚城可守,固守陆口必须建立在有水军可配合的前提下,如今既无水军以为犄角,执意的固守结局只能是死路一条。”

听着徐庶的口风,张辽已经感觉意到几分他的用意,遂直言道:“大司马,你到底心中有何想法,不妨直说吧。”

徐庶沉吟了片刻,方道:“与吴人争雄的关键就在于水军,如今襄阳水军已没,如果陆口和江陵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