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你管这叫谋士晋江 > 143 143二更加更 坐山观斗(第3页)

143 143二更加更 坐山观斗(第3页)

可邺城不同。

此地从冀州大县忽然荣升为国都,达官显贵的数量骤然上升了一个层次,已让这座城市进入超限负载的状态,必须尽快进行城市的扩建和向外的疏导。

偏偏这些达官显贵刚经历了洛阳之变,对囤货的冲动远胜过从前,难免将邺城内的粮食一抢而空。

而为了充塞国库,以及填充袁绍麾下军队的军粮,他们又朝着周边征发了一批。

并州与邺城之间可通过太行八陉之中的滏口陉相连,乔琰要想知道邺城的动静,可要比探听董卓在长安的所作所为还要容易得多。

她也清楚地知道,在这种多方面造成的压力之下,哪怕已经接近于丰收时节,邺城的粮价依然居高不下。

要不是如今的粮食有价无市,乔琰都想拿并州的粮食去发一笔横财。

见许攸沉默,乔琰冷声说道:“我不必许子远先生教我什么大道理,也莫要拿什么国有二主不利民生之类的话来说服我,你若有什么旨意尽管宣读出来便是,听与不听,我自然会做个盘算。”

许攸觉得自己打从在士林之中闯荡出了些名声以来,还没有见到过这般荒诞的画面。

拿着圣旨宣旨的那个反而成了理亏之人,听圣旨的却安然端坐,简直像是个在看戏的观众。

可若是他曾经见到过鲍鸿是如何将先帝遗旨交给乔琰的话,大约就不会这么想了。

但如今形势比人强,他也只能将这封册封的诏书给宣读了出来。

要乔琰看来,这封诏书倒是对得起邺城那头的饱学之士更多的特点,其中连篇累牍的褒奖之词譬如“名门贻祉,华宗诞秀,聚壤为阵,裂帛成旗”,接连说了三四行,无外乎便是想从乔琰身上找到与他们之间的共同话题,让她看看清楚到底哪一方阵营才是她应当站定的。

而后便是那句最为要紧的话,“特加汝为骠骑将军”。

这句一出,李肃差点没惊得跳起来。

早在看到邺城这边来人是许攸和审配的时候,他就觉得他作为董相国这边的宣旨代表,和那两位完全不在一个水准线上。

审配刚烈,许攸擅辩,若是让他与那两位打擂台,他是完全没有胜算可言的。

唯独可以跟乔琰稍微拉近一点关系的,也只有一句而已,他是个并州人。

听到乔琰先对着许攸做出了一番嘲讽驳斥,李肃心中不觉窃喜,又觉得以许攸这般口吻,只怕邺城那边的人还觉得可以依靠于大义之名,将乔琰给拉拢在麾下。

若他们真如此做了的话,还能再将乔琰给激怒一些,正好给他们这头商谈的机会。

却不料这些世家子弟竟也算是能屈能伸,虽然拿道德绑架说了一轮,该给出的名头却是一点没少。

这就……很尴尬了。

几乎前后脚抵达的使者,前者因为归属于董卓,后者因为归属的政权问题,都无法从乔琰这里得到绝对的认可,现在又拿出了一模一样的名号。

也不知道是应该说经过了洛阳之战后,这两方人都得正视并州的实力,还是应该说,幸好她给自己的气运又往上点了点,让这伴随着实力而来的锦上添花之事,充满了一番戏剧性。

乔琰露出了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我看二位应当先交换一下旨意,比较出个高下,再来同我商谈。”

她话说到此,并未再行多言,便已拂袖起身离去。

反正她有足够的立场可以两方都不听,那就让他们待着好了。

眼见乔琰离开,许攸连忙从李肃这里借阅了圣旨,见到最末所写的骠骑将军四字,当即意识到了为何她会有这等反应。

糟糕!他们还是低估了董卓在此时做出的反省和补救行动!

他与审配对视了一眼,审配当即意会,朝着乔琰的方向追了出去-->>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