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一战smg > 第三十六章 败落的征兆(第2页)

第三十六章 败落的征兆(第2页)

鲁登道夫从军队总部前往柏林,目的就是结束马克斯亲王与华盛顿的对话。刚抵达柏林,他就发现人们对他发出的指令感到愤怒。公众此时渴望和平,他的指令引发了公众的愤慨。德国议会的大部分议员也反对他,马克斯亲王也反对他,甚至一些军界人事也反对他。许多战场指挥员表示抗议,鲁登道夫不得不收回他的指令,这是对他的一个新羞辱。有人甚至说,如果德皇导致德国无法获得和平,那么德皇就应该离开。

每一天,甚至每一小时,都传来灾难性的消息。在意大利,包括3个英国师、2个法国师在内的总共有56个师兵力的盟军部队发动被称为维托里奥-威尼托战役,这次战役的目的是在大战结束前多占领一些土地。奥地利人不但没有抵抗,反而叛变了,有50万人投降,绝望的将军们向的里雅斯特(Trieste)发电报,要求停火。

身在柏林的鲁登道夫,开始谈论调动德国全部力量,实现瓦格纳式的英雄主义搏斗,直至死亡。德国代理首相听到了鲁登道夫激昂的演说,用辛辣的语言回答道:“我就是一名普通公民,我所能看到的仅仅是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之中。”10月26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秘密会见德皇。鲁登道夫知道无法继续保留自己的职位,于是冷静地提交辞呈。德皇愿意给他一个新机会,去担任集团军指挥官,他拒绝了,并要求解除军籍。德皇同意了。兴登堡也要求解除军籍。德皇只说了三个字:“你留下。”兴登堡鞠躬顺从了。从此,鲁登道夫把兴登堡的顺从看作不可原谅的背叛。

当鲁登道夫辞职的消息在德国电影院里广播出来后,观众们欢呼雀跃。鲁登道夫觉得整个德国对他抱有敌意,于是伪装逃离了德国。后来,他去了瑞典。

10月27日,德国向美国总统威尔逊发出第四封外交照会。这实际上是一份投降协议书,可怜巴巴地说:“德国期望实现按照总统先生意见勾勒出的和平正义的停火。”换句话说,德国人此时愿意接受美国总统提出的和平条件,但接受的条件是这些和平条件应该与“十四点”建议相匹配。连续9天,威尔逊总统没有给予回答。就在德国等待答复这几天,美国人占领了法国城市色当,切断了德国占据的法国连通南北的铁路线。土耳其和奥地利投降了,甚至巴伐利亚也在单独谋求和平。德国各省会城市都爆发革命。慕尼黑宣布成立共和国,国王逃跑了,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10月28日,盟军的军事指挥官会聚一堂,研究给予德国的和平条件。大家在会上争论得很厉害。黑格开出的和平条件最轻,他只希望德国从比利时、法国退出,并交出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贝当的和平条件比较严厉,他要求德国撤出莱茵河以东、阿尔萨斯-洛林以北地区,这意味着德国需要拿出一部分本国领土给盟国。潘兴的条件更严厉,包括了许多别人从来没有提出的惩罚性条件。

局势有了新变化:英国和法国看到美国越来越具有支配力,害怕和平最终被美国人决定,所以希望尽快结束大战。这种恐惧心理并非绝对没有道理,威尔逊曾背着协约国与德国人单独交换意见。有一些严重的问题使盟国处于分裂状态。劳合·乔治与威尔逊在许多问题上有不同意见,这些问题包括战后的贸易规则如何、海洋自由的准则如何、如何处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会上提出“十四点”建议,在讨论的时候,文件的复印件还没有送到会场,将军们不知道总统到底提出了什么建议。

11月1日,人们要求德皇威廉退位,但他拒绝了。他计划带领军队回到德国国内镇压各地的起义。格罗纳将军接替鲁登道夫的军需部长一职,他询问西线最有资质的德军将军是否愿意跟随德皇回国镇压百姓。格罗纳心里很清楚前线将军们的回答将是什么。格罗纳是一位又能干又正直的人,后来曾与希特勒作对,两次拯救幼嫩的德国的民主体制。有39位将军给格罗纳做出答复,其中有1人说要去镇压,15人说有可能,23人说不。格罗纳获得这个结果后,告诉兴登堡局势变得不安定,于是德皇威廉决定退位。威廉跨过边境去了荷兰,荷兰女王同意收留他。

11月8日,由天主教中央党的马蒂亚斯·厄兹伯格(MatthiasErzberger)带领的德国代表团抵达盟国在贡比涅的总部。柏林政府此时处境危险,共产主义者有可能发动内战而夺取政权,于是柏林政府指示厄兹伯格去接受盟国开出的任何停战条件。福煦明确指出没有谈判的余地,并提出盟军指挥官同意的停战30天的条件,其中包括德国必须在14天内撤到莱茵河东岸,否定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回撤到1914年8月1日的东部边境线,交出5000门大炮、3000门迫击炮、3万挺机关枪、2000架飞机,放弃德国在非洲的属地。盟国的海上封锁还将继续,这个消息让来自极度缺乏食物国家的代表处于惊慌失措之中。德国有3天的时间做决定,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盟国最终还是允许修改了一些条款:盟国也害怕共产主义分子在德国发动革命,于是减少了必须交出的机关枪数目,借以帮助德国政府维护秩序。厄兹伯格领导的代表团签署了协议。后来,厄兹伯格被刺杀,因为有人认为他背叛了祖国。

大战结束了。停战协议在11月11日的早晨11点钟生效。盟国内部不是每一个人都高兴。当曼京听到停战条件时,他惊叫道:“不不不!我们必须攻入德国的心脏。停战协议应该在那里签署。德国人不会承认他们失败了。不能这样结束战争!……这是一个致命错误,法国将为此付出代价!”

背景:命运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很难说停战之后是什么,但肯定不是和平。

死了大约有950万人:同盟国死了400万,协约国比同盟国多死100多万人。各国的死亡人数如下:俄国180万人,法国140万人,土耳其80万人,英国72。3万人,意大利57。8万人,美国11。4万人(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比美国多死两倍人)。

德国死了200万人,奥匈帝国死了100万人。大战整整持续了52个月,德国每小时死55个人,每天死1330人。哈布斯堡帝国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死亡。

这些死亡数目不包括负伤的1500万人,不包括多达900万的战俘,也不包括数百万计死于各种非命的平民。

停战并没有阻止杀戮。欧洲的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有太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有太多年轻人除了打仗以外不会做任何事,他们无家可归。

俄国很快滑入大规模的内战中,内战持续了几年,死于内战的人数比死于大战的人还要多,美国和欧洲的军队被牵连进来,但共产党最终牢牢掌握了政权。停战生效几周后,柏林爆发类似于布尔什维克的革命,革命被血腥镇压了,施暴者不是德国政府,而是由不愿放下武器的复员军人组成的半军事组织“自由军团”。共产党政府曾短时间控制了布达佩斯和慕尼黑。在新成立的国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间爆发争夺领土的武装冲突。在特兰西瓦尼亚、乌克兰、高加索内部有武装冲突。土耳其和希腊的边境线上也有武装冲突。美国国务卿兰辛在1919年4月写道:“中欧燃烧着无政府主义的烈火。人民看不到希望。”

无人能控制混乱的形势,赢得了战争的士兵们想回家,没有兴趣再打仗。一支驻扎在英国福克斯通的部队在听说要被送往俄国打仗时,他们发动了叛乱。法国海军在黑海的舰员也为了类似的原因发动叛乱。

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大战的胜利者们于1919年1月来到巴黎,考虑如何对世界进行重组。有数十个国家被邀请来巴黎参加会议,但是真正的决策权只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这一点从会议开始的时候就表现得很清楚。首先,会议的进程由10人委员会主导,这10人是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的政府领导或外交官。后来,即使这个10人小团体也显得太大,不能保守秘密,10人中的外交官被排除在外。日本只对亚洲和太平洋感兴趣。意大利代表愤恨地离开会议,原因是意大利的领土要求没有获得满足。最终,巴黎会议由3个人主宰:乔治·克里孟梭、劳合·乔治、伍德罗·威尔逊。

列宁领导的莫斯科政府没有参加巴黎会议。盟国非常害怕这个列宁领导的新政权,所以拒绝承认它。此外,盟国那时仍然支持反对列宁的白俄政权。德国没有参加这次巴黎会议,因为被判定为是一个不合法的国家,这违背了历史传统(比如,拿破仑被打败后,法国在维也纳谈判中发挥突出作用)。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已经不复存在,奥地利人和土耳其人似乎对局势也没有什么影响。有的国家消失了,但一夜之间也冒出许多新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芬兰、匈牙利、立陶宛、波兰、以塞尔维亚为中心形成的南斯拉夫。另外还有一些即将形成的国家: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中东的黎巴嫩、叙利亚。这些国家只能像局外人一样等待着世界强国决定他们的命运(常常相互发动打斗)。

参加巴黎和会的诸强国暗藏着自己的意图。大战结束,英国已经实现自己的主要目标:比利时,得救了;德国海军的威胁,消除了;在中东,英军取得惊人的战果;俄国垮台了,英国摆脱了一个老竞争对手。劳合·乔治领导的联合政府在12月份举行的大选中获得相当令人满意的胜利,他在巴黎和会上的目标并不多,其一是要保护大英帝国的战利品,其二是要欧洲大陆恢复某种力量均势,其三是要满足公众惩罚德国的欲望。4年的艰辛战争生活和白热化的反德宣传使英国公众渴望报复德国,但是公众的这种态度又必须与英国另一方面的需要相平衡,德国不仅在未来可以成为抵御共产主义俄国的缓冲器,也能成为英国未来的商业伙伴。

克里孟梭有截然不同的想法。虽然德国被打败,但是仍然比法国大,有更多的人口,而且法国还失去了俄国这个具有平衡能力的盟友。克里孟梭希望要么分裂德国,要么永久地摧毁德国的国力,使德国永远不再是一个威胁。克里孟梭的这个愿望其实也是整个法国的愿望。

威尔逊则是另一个极端。他幻想自己是一个不偏不倚的仲裁人,他觉得自己没有旧大陆人常有的世俗偏见和种种私欲。他来到巴黎不仅渴望终止大战,而且渴望建立国际联盟去终止所有的战争,通过实现“十四点”(他自己后来也逐渐失去兴趣)使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安全的民主世界。但是,他与盟国秘密地重新勾画世界版图,这明显与他“十四点”的第一条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公开达成协议”不符。他提倡各民族有自决权,他的这个教条与现实之间存在深深的对立。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都在匆忙地吞并各自周边的领土而毫不顾忌当地民众的意愿。美国籍的爱尔兰人对威尔逊拒绝支持爱尔兰脱离英国感到极度愤慨,其他一些民族也有被出卖的感受。

最终,威尔逊为了保持对克里孟梭和劳合·乔治某种程度上的影响力,放弃推动“十四点”。他变得与克里孟梭一样对德国充满了报复心理,并指责那些质疑他的国际联盟理念的美国人是在讨好德国。

另一个具有讽刺意义的事实是意大利和日本并没有在大战中做出很大贡献(日本几乎没有贡献),却比其他国家在巴黎和会中获利要多。日本离开巴黎和会的时候,不仅表现出不高兴,而且显示出有离异倾向。意大利甚至获得了比1915年伦敦协议更多的领土(尽管威尔逊抱怨美国并没有同意那份协议,不应该受限于它,但最终还是同意了),阿尔卑斯山附近一块有数百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居住的地区划给了意大利。但是,意大利想获得克罗地亚的阜姆,这个要求被拒绝后,意大利的代表异常愤慨,整理行装回罗马了。维也纳控制意大利的时间长达几个世纪。现在,哈布斯堡王朝消失了,奥地利变成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国家,这个地处内陆的贫困国家,由于感到孤立无助而情愿与德国合并。自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意大利感到自己第一次变得比较强大,邻居中没有值得害怕的危险国家。意大利看不出必须与英国和法国保持友好关系的需要,也不愿受委屈。其年轻的民主政治被战争时期的权力斗争严重削弱,为贝尼托·墨索里尼上台铺平了道路。

日本在大战期间向西方出售工业品和原材料而变得昌盛。德国战败,日本获得德国在北太平洋上的属地,控制了中国的山东省(中国抗议,但无效),继续对亚洲大陆抱有极大的野心。在巴黎和会上,日本霸占的领土获得批准,但日本还要求在国际联盟的盟约中包括一个不允许种族歧视的“平等”条款。日本并没有期望把这个条款定为强制性的;对日本人来说,这是一种象征性的努力,他们希望欧洲人和美国人能平等地对待自己。威尔逊不愿支持日本(美国排斥亚洲移民,西方国家也将维持对亚洲人的态度),澳大利亚人也基于类似的理由反对日本的请求。被西方拒绝后,日本人决定与西方决裂。此时,日本已经主导亚洲大陆,日本人不愿受制于人,看不出有什么必要在追逐新目标之前谋求曾经的盟友的批准,日本人在这一点上很像意大利人。

土耳其人默默地接受了帝国的损失,但法国打破了土耳其人的沉默。法国政府为了强化自己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要求把爱琴海港口城市士麦那(Smyrna)给予希腊。法国的提议触发君士坦丁堡政府的愤怒,在穆斯塔法·凯末尔这位加里波利英雄的带领下,土耳其民族主义运动迅速崛起,土耳其人发动对希腊的战争,直到占领了士麦那港才住手。在南方,英国和法国对如何分配中东土地有分歧。英国拿走了巴勒斯坦,根据贝尔福宣言,英国允许欧洲的犹太人移民进入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爆发了起义,被英国镇压了,英国将库尔德人、伊斯兰逊尼派教徒、伊斯兰什叶派教徒扔在一起,建立一个叫伊拉克的新王国。法国被允许占领黎巴嫩和叙利亚。不过,英国对法国获得叙利亚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这些事件是未来几代人的祸根。然而,它们又都是另一个大问题下的小问题,这个大问题就是德国。克里孟梭建议分裂德国,在巴伐利亚和莱茵河地区出现分裂分子活动迹象,但是,劳合·乔治不支持克里孟梭。克里孟梭又建议把莱茵河地区变成一个独立的小型国家,这个国家实际上则是法国的傀儡。这个建议也没有获得支持。就在这些争论进行的同时,对德国的海上禁运还在继续着,饥饿和疾病继续折磨德国人,导致大量完全没有必要的死亡,也许死亡人数高达25万,许多死者仅是孩子。未来的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此时负责欧洲救济计划,恳求允许他把食品运往德国,但被拒绝了,甚至威尔逊也拒绝了胡佛。那些没有死去的德国人的内心留下深深的仇恨,他们的仇恨并非毫无道理。

复杂问题层出不穷。盟国拒绝履行11月制定的停火协议,克里孟梭和劳合·乔治(他俩既不喜欢也不尊重威尔逊)高兴地协助美国总统一起抛弃了“十四点”。赔偿问题变成争论的核心。英国和法国希望美国在大战结束后不要提还贷款一事。威尔逊拒绝了。于是克里孟梭和劳合·乔治开始把德国的战争赔款当作自己金融问题的解决方案。他俩要求德国赔偿一笔巨大的款项,德国不仅要赔偿比利时和法国的财产损失,还要赔偿盟国的战争费用,包括给老兵的养老金。赔偿金到底是多少?何时开始赔偿?这类问题变得异常复杂难有一致意见。劳合·乔治担心压迫德国过度,会导致德国倒向共产主义。克里孟梭害怕德国报复,如果德国经济不被抽干的话,德国定会再次苏醒。克里孟梭和劳合·乔治希望把德皇威廉推上战争法庭,但是荷兰女王拒绝把德皇交出来,这件事成为当时的一则趣闻。威尔逊原先提倡不求战争胜负的和平,此时则认为德国不值得给予这样的待遇。威尔逊、劳合·乔治、克里孟梭都没有考虑到德国的前途问题。在柏林的帝国政体被铲除之后,各国应该欢迎新的魏玛共和国加入世界大家庭,这本应该是一件很有现实意义的大事。

魏玛政府直到5月才派遣一个代表团去巴黎。代表团到达巴黎后,被限制在铁丝网后,不许任何人与他们见面。6月7日,德国代表被召集起来与盟国见面,盟国向他们介绍了被称为凡尔赛条约的东西。凡尔赛条约规定:

德国承认大战的所有责任都应该由德国独自承担。

德国被排除在国际联盟之外(凡尔赛条约中有建立国际联盟的内容)。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这两个省不许进行公民表决。

德国将交出少量领土给比利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