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太宗谓侍臣曰 文言文翻译 > 第14部分(第1页)

第14部分(第1页)

罗彦这次被带到了另外一个包厢,开门请罗彦进去之后,掌柜的就退了出来。跟罗彦想象的一样,这次陆老夫子要跟罗彦说的事情,肯定不一般。不然这掌柜的绝对会留下来伺候罗彦几人用餐。

到了最里边,罗彦倒是有些惊讶。在场的不止是陆德明一人,基本上罗彦那天曲江池畔踏青的时候见过的人,都在这里了。而这些人,也恰好可以当得上秦王府势力的代表。

见罗彦进来,陆德明开口道:“小子,还不过来,要我这老人家去请你么。”

这下正好把罗彦惊醒,施礼后,罗彦老老实实坐到了陆德明指的位子上。似乎这位置也是精心设计的,这会儿罗彦左边坐着于志宁,右边坐着李玄道,秦王势力一文一武的代表。

等罗彦坐好了,陆德明就讲道:“想必罗小友也知道今天我等邀请你来的目的。正如你心中所想,我们几个希望罗小友能够加入文学馆。”说着,旁边的其他几个人也点着头。

没等罗彦张口回答,陆夫子继续说道:“可能因为我等迟迟不给罗小友答复,而且前些时候授官我等也没有出手,恐怕罗小友会心有芥蒂。且待老夫说明各种缘由,小友再回答不迟。”

“迟迟不给小有答复,一方面是小友的条陈实在是关系重大,我等几经商议,还是决定把这件事情发往山东交给秦王决定。另一方面,也是我等有些小人之心,越是对小友的才华感到满意,对于小友的身份就越是慎重。实不相瞒,曲江池畔见过之后,我等就派人前往庐州调查小友的身份。”

听到这里罗彦心中一紧,眼神也随之严厉起来。

倒不是因为气愤,对方越是这样做,越能说明对方对自己的看重。但是,自己得到系统前后,差别也着实有些大,这点非常值得人怀疑。

陆夫子等人时刻盯着罗彦的神色,这会儿见到罗彦眼神的凌厉,还以为是罗彦因为这个有了意见。若是个普通人,陆夫子看到他这样的表情肯定不会再抱拉拢的心思。但是罗彦不一样啊,能够随随便便把海水晒盐的方法送人的,要么是自己傻,要么对于这样的东西人家还不值得当做宝。

毕竟还是对罗彦有着好感,所以陆夫子在内心里还是希望罗彦能够投靠到秦王的阵营里来。于是乎急忙解释:“毕竟如今朝堂局势有些复杂,想必小友在秘书省里也有所耳闻,所以我等也不得不慎重。小友的才华,也不是能在秘书省呆长久的。”

听到陆夫子的解释,罗彦反而放心了。对方没有怀疑自己的变化,还这么急着解释,明显地特别看重自己了。

想清楚这一点,罗彦也就摇头:“夫子多虑了,这件事情小子也明白,只是毕竟被人怀疑,心里还是不会好受的。”

这个时候孔颖达又跳出来:“嘿嘿,小子,谁都知道这用人不疑的道理,但是谁又能真正对一个陌生人没有戒心。也就你小子是个怪才,这才如此匆忙地找你,要是别人,怕不得有好些年时间,才能与我等像今天一样同一桌饮酒。”

坐在罗彦身边的于志宁深有同感:“是啊,我等几人不像那些武将一般是与秦王殿下有生死的交情,所以每每有新人,不得不花好大一番功夫来考查。”

旁边的李玄道以及盖氏兄弟也是一阵唏嘘。

见罗彦神色已经很坦然,陆夫子就继续说道:“至于授官这件事情,其实是我吩咐不要插手的。前些日子,罗小友仅仅是与我等见了两面,这太子的势力就已经下手了。那时候还没有完全查清楚小友的身份,我担心是太子一方的苦肉计,所以索性不管。反正能把人从秘书省拉过来的办法很多。”

“哦?”这下罗彦倒是惊讶了。秘书省如果没有像编修史书这样的事情,一般也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虽然罗彦以前也自我安慰说见皇帝的机会多,其实皇帝哪有那个时间去外皇城转悠。

但是听陆夫子这么一讲,似乎在这些大人物的手里,从秘书省往外边弄个人挺简单。

见罗彦疑惑,李玄道就开口:“小友不会忘了前些时候的条陈吧,我等已经将奏疏写好,虽然是以秦王的名义,但是上面还是说清楚了,这些都是小友的建议。所以,就凭这个,小友就可以去一些上等县做一任县尉然后升官了。”

罗彦先是一喜,但是想到自己的成就任务,还有就是接下来秦王与太子的博弈,罗彦还是开口拒绝:“这件事情怕是小子要辜负各位的期望了,小子之志,不是这官要做多大。”

这下子可就彻底让陆德明这些人惊讶了,还有人不想自己官大的。

看着众人一脸的奇怪,罗彦心里是一阵暗爽,装逼的时刻终于到了,要的就是你们这个表情:“小子之志,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今小子才疏学浅,怕是还要在这秘书省多待几年。”

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让一众大佬呆若木鸡。

ps:今天更的晚了,见谅。到白天的时候,开启两更时刻。求推荐求收藏,谢谢大家。

第二十四章 成功加入秦王势力

看到这些在后世大名鼎鼎的牛人们,面对自己的几句话就被震的哑口无言,罗彦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不过,虽然是抄袭了横渠先生的名言,但是,罗彦被系统裹挟之下,这么说也没有什么不可。难道要让他在这些大佬们面前说,啊,本来我就想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结果被系统胁迫了,要跟你们一样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还得成为一代文宗。

罗彦相信,他要是敢这么说,不用系统收拾他,在场的这些人就能把他拉回去当妖怪给做了。不是谁的智商都低下到随随便便让人糊弄的,尤其是这些人。能把李世民扶上皇位,智商和魄力哪个会少了。

惊讶过后,众人开始对罗彦的志向敬佩不已

“小子,孔府藏书过万,你随时可以过来借阅。”孔颖达率先表态。毕竟是孔圣世家,历次战乱,有了先祖的庇荫,他们经受的损失总是最小的。因此,其藏书之丰富,恐怕也就只有秘书省可以比得上。而且,恐怕里边还有不少的孤本,这才是最珍贵的。

孔颖达的表态可是让众人羡慕坏了。孔子世家藏书丰富,相应的对书籍的保护也十分严格,基本轻易不外借。在座的几人,虽然都能够从孔府借书出来,但是远远没有孔颖达给罗彦的条件这么好。

盖氏兄弟跟着说:“这可真是把我兄弟两羡慕坏了,孔助教家的书,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借出来的。上次我借了一册孤本,居然费了两坛剑南烧春。”

又是一番调侃孔颖达小气之后,陆老夫子说道:“这书也有了,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友若是平时有空,尽管来国子监找我,你我二人可以探讨一二。”这算是变相地要教授罗彦了。

陆夫子的才华,在这大唐算是顶尖的了,要是这会儿他放出风声要收弟子,怕是排队的人能绕长安城好几圈。之所以不直接收罗彦为弟子,也是考虑到罗彦的成长速度和他将来走的路。陆夫子虽然学问是专精,但是其他方面也只能给罗彦提些意见。

随后就是李玄道等人在其他方面的承诺。基本上,在今天过后,罗彦就就算是正式加入了秦王府的势力。

但是这会儿问题又来了,这海水晒盐的奏疏上罗彦既然不愿意署名,那么到底该以谁的名义送上去。

既然被这些人承认,罗彦也就毫不客气,直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奏疏还是由秦王写好,快马送来长安,就以秦王署名。这样一来,陛下碍于秦王的面子,不会让太子彻底得了好处。”

罗彦这样的决断,出乎了众人的预料。虽然罗彦刚才就表示对于这份功劳他不粘手,但是按照罗彦现在的办法,完全是把他自己摘得一干二净,这让众人很是难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