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太宗谓侍臣曰 文言文翻译 > 第75部分(第1页)

第75部分(第1页)

见罗彦连如此的消息都知道,长孙无忌一声惊呼,问道:“他不是此前在千牛卫么,怎么可能是陛下的亲卫。”

见长孙无忌如此惊讶,罗彦解释说:“若非陈奇告诉我,我也不知道。他在山东战场回来以后,就加入了千牛卫。两年后又调任到豳州,直到现在。时间太久,好些人都不知道他的底细。因为当初秦王亲卫不能直接加入千牛卫,所以陛下使了些手段。”

这里也是为了给李世民说好话,其实哪里是使了些手段,李世民直接就把当时的杨岌履历伪造了一份。

长舒一口气,罗彦继续说道:“我临来的时候,陈奇找到了我。他告诉我说,杨岌此人绝对可靠,不然,我要是因为这个身死异乡,他就自杀给我赔命。”

长孙无忌有些嫌晦气,笑骂道:“你这厮也实在说话晦气,什么身死异乡,我等携皇皇大势,必然是势如破竹。再说了,你连亲自上战场的机会都没有,哪来的身死异乡。”长孙无忌以为,罗彦也就跟他一样,打仗的时候,稳稳坐在中军帐里。这么多的兵力,要是还让李艺冲到中军帐,那大唐也该亡了。

“我献出的计谋,自然我要亲自去看看。陈奇跟我保证杨岌没有问题,但是我也得向那些进城的将士保证,我说的没有问题。”

听到罗彦这样的理由,长孙无忌也是一阵无奈。罗彦平时也看着很聪明一个人,怎么到了这个时候,就变得这么笨了,还说什么要为那些将士保证的胡话。长孙无忌不由劝阻道:“进之啊,这种事情你还是不要掺和了吧,万一出了什么意外,那可就不好了。”

想想,罗彦突然笑着说道:“长孙尚书说得对,我等就坐着看好戏就行了。”

反正尉迟恭也不会同意自己亲自去前军,罗彦就没有了亲自出手的机会。不过,只要是他说的那两个人值得信任,那么来的这么多大军,恐怕到时候能够用上的,反而就是分兵出去以后堵截李艺后路的那一支。

这样说起来,就连尉迟恭都成了看戏的,罗彦可以想象,到时候他的双锏一下都没有动弹,就这么被属下一个个抢了功劳,尉迟恭的脸会不会更黑。

看着罗彦突然转变的态度,长孙无忌有些好奇,所以多问了一句:“进之为何突然之间笑的如此诡异,可是又想到了什么阴损的主意。不妨说来听听。”

有些促狭地笑着,罗彦也不隐瞒什么,说道:“你说,要是尉迟将军双锏丝毫未动,这场战争就赢了,他会不会气的脸发黑啊。”

有些无奈又好笑地指着罗彦,长孙无忌说道:“你啊,平日里也是一个谦谦君子,怎么遇到尉迟将军,就变得如此不堪。”边说便笑着离开了罗彦的帐篷。(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八章 豳州城内风云起

翌日四更时分,尉迟恭就叫起士卒,埋锅造饭。毕竟是冬天,要是在这种冰冷的帐篷里头睡太久了,身体冻伤都是小事,一睡不起那都很是正常。何况,在尉迟恭的预算里头,趁着急行军,到了地方也不过就是正午时分,到时候天气还暖和一点。

早饭过后,喝上士卒递过来的一大碗姜汤,罗彦和长孙无忌翻身上马,跟在尉迟恭身后急驰而去。

分兵的事情在昨晚已经定好了,但是尉迟恭依旧是带领着大部队前往豳州。其实尉迟恭觉得,分兵也就是为了以防万一,按照罗彦的计策,十拿九稳地就能把李艺给当场擒获。显然这位也是高看了罗彦。

到达豳州,如同尉迟敬德计算的一样,恰好正午时分,虽然天气还是很冷,不过空气被太阳晒着,还觉得有点暖烘烘的。趁着士卒们还没有力竭,尉迟恭立刻组织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别的不说,姜汤先要来一碗。就算是尉迟恭自己,这会儿在马上吹了半天冷风,也觉得有些受不了。

对于尉迟恭军事上的才能,罗彦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像这等小细节,要是给罗彦,怎么也不会想到,而且对于行军的路程估算,这也是需要将领对于很多方面都有正确的判断才可以做到的。

罗彦刚想着回去好好休息一下,虽说自己会马术,但是骑了半天马,身体确实有些吃不消。这要是再来这么一下子,罗彦觉得自己可以去死了。

不过这个美好的愿望注定要被打破,还没等他到自己的营帐前头,就被尉迟恭派人把他请回了中军帐。方略既然定下,接下来就剩下实行了。

没想到的是李艺为了彻底防卫,居然限制了豳州城进出。这下子原本想让人混入找赵慈浩的计划就行不通了,那么剩下的只有强攻一道了。

想了想,罗彦说道:“不如把强攻改为是佯攻。我等不需要再去派人手告知这两人了,佯攻一次,告诉他们我等来了就好了。”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不过就是刚才因为没有了进城的机会,直接就把里头两人也给放弃了,寄希望于他人,不如自己等人好好的干一场。人这么多,强攻几次迟早能把城池拿下来。

“稍事歇息,大军派出一部分做进攻态势,其余人等全都在帐篷内休息。到了傍晚时分,做饭的时候,拍休息好的一部分上去佯攻一番。等到明日,想必就会有结果。”罗彦嘴角含笑,阻止了尉迟恭强攻的打算。

其实现在强攻除了多死些人,没啥好处。李艺虽然占领豳州不久,但是一应的防御设施都已经准备好了,远远望去,城头燃烧的火焰,就不是平时能够看到的。己方还是疲惫之师,就这么强攻,虽说能借着人数优势攻进去,但是自己损失可少不了。

想了想,尉迟恭还是选择相信罗彦一回。

按照罗彦所说的,尉迟恭吩咐下去,就留出三成的兵力在外边做出攻城的姿态,但是往前走几步,又倒退回来,吆喝的声音倒是不小。引得李艺都不得的出来站在城门上看着。虽然知道这是尉迟敬德疲兵之计,但是李艺也没办法,就这些人,一旦没注意,被攻上城墙,李艺就算是神通广大,也是回天乏术。

身穿红褐色的戎服,李艺捋着长髯,静静望着罗彦这边的营帐。

“王爷看旗号应该是尉迟敬德领兵,只是按照他的性格,手里头有这么多人,怎么不强攻,而是用这等低劣的手段耍滑头呢?”有副将疑惑地问着。他们实在不理解,尉迟恭搞这么一出疲兵之计,还能让他们都看出来,为的是什么。

“耍滑头?你等也太小看他了。如果说以前就是只有蛮力的蠢牛,那么现在他就是奸诈的恶狼。他这是在用阳谋逼我啊。”李艺一阵感慨。也就几年不见,没想到尉迟恭都有这等智慧了。“你等看出是他用的疲兵之计不假,但是你等有办法破了他的计策么?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如今他是看准了我带的人马比他少,想通过这种办法,要么逼我等出城应战,要么生生把我等给耗死在这里。”

听了李艺的解释,这些副将们面面相觑。和尉迟敬德分开也就是四年的时间,想当初这位在山东战场上,也就是一位武力非凡的勇将,如今都能做一方统帅了。这个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那将军有何良策?”副将们是没有注意了,只能来问罗艺。

“城门上撤下一半人,在城下修整,轮番换岗。他们要是偷袭,也就是傍晚时分,天气渐冷,又要吃饭,这个时候最容易攻我等不备。小心应付即可,不必担心。再说,一旦强攻,我等不敌,还可以原路返回。”说完,李艺摆手示意副将们好好守着,自己一个人回到了临时的居除处。

城内,赵慈浩此时偷偷来到了统军杨岌的府上。尉迟敬德的兵马来的正好,李艺为了防备对方攻城,把自己的军队全都调派到了城墙边上。城墙周围是重兵把守,但是城内就管理太松懈了,也正好让赵慈浩溜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