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一看就是广东人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悟性即人本身头脑对事物的反应程度,同样一件事情,一道难题,悟性强的一眼就洞察事物的本质,事物的要害,悟性差的想了三天三夜,甚至一辈子也难以相通。人之所以有聪明与愚蠢之分,有天才与庸才之分,有优生与劣生之分,就在于这悟性上。

悟性大部分应是先天而来的。有遗传的基因,也有的是后天长成的,是所谓“聪明来自实践”。如果先天的遗传基因好,加上后天磨砺达到了火候,那他(她)的悟性就会更好。

书本是前人知识和经验的总结,通过读书可以免走弯路,从前人的实践经验中尝到了知识,使自己变得聪明。但如果读书不求甚解,只求应试,那么,就很难使人变得聪明。为什么有许多书呆子,书越读越傻乎,或许原因就在于这里。

慧能他目不识丁,他只听人家念《金刚经》,就能悟出佛性,悟出经里的真谛,比念了一辈子经的老僧悟性强了不知多少倍,你能不说他是天才吗?

慧能当时并没读多少书,但不能说他不学习。读书和学习是两码事。他三岁丧父,随母生活,稍大上山打柴,孤儿寡母,其苦难言。心想读书,哪有钱供读书。或他父昔乃官员,前生遗留了书香基因;再加他母口授人生知识,日间生活于广东新兴家乡环境,山明水秀的大自然风光,淳朴的岭南风俗,故陶冶出他的灵性,且在乡间邻里百姓中也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知识。其实,佛性在百姓中到处都有。尤其岭南一带,念经颂佛在唐代已十分风盛。耳濡目染,小慧能早已佛化,于是,当听到《金刚经》之后,他的“顿悟”也是十分自然的事。

慧能六祖:(3)

至于这个“无”字,则是慧能胜神秀一筹胜出六祖的要诀,也是慧能这南派禅宗思想的集中体现。慧能名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四句诗中,第一、四句就先后二个“无”;第二句有一个“非”,也是“无”;第四句中的一个“何”带出一个反问也是“无”。句句均“无”。

神秀的偈语本也属偈的上品,但在五祖眼中还被认为并非至上。因为他悟出的只是一个“洁”字,并没达到“无”的境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把人的身比喻为“菩提树”,把人的心比喻为“明镜台”,要时时拂拭,不要染上尘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身心洁净,不染尘世的灰尘,成为至高至上的出世之人。

这不够,远远不够!慧能一语惊人:“菩提并非树”,菩提是佛树本就不是树,是佛的化身。“明镜亦非台”,既是佛镜,并非普通的镜台。镜在心中,心领神会,焉是一般俗镜,是无形的镜。因此“本来无一物”,什么都没有,“何处惹尘埃”,哪里会有尘埃沾染呢?“无”什么都“无”。“无”即是“空”,空空如也,心中无物,一切皆空。尘埃从何而来?这就是佛性的真谛!

佛性也,万物皆空。物欲、*皆无,就是连肉身也非自己所有。树也,镜台也,尘埃也,都是空的,这是洒脱的境界。这才是五祖所赞赏的境界,才是佛家所追求的境界。于是禅宗六祖非慧能莫属。

其实,慧能的“悟”,并非仅仅在“菩提并非树”偈上之悟。五祖初见他时,就觉得他的话语禅机深藏,并非等闲之辈。五祖问他从岭南而来,要来求取什么?他答不求取什么,只求“作佛”。五祖又问他,你们岭南人原是蛮荒之地,属未开化的人,哪能“作佛”?他答曰:“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分南北”。这就令五祖大为吃惊,这该是可托衣钵的人了。

当慧能受法和得到五祖传予的衣钵返回广东,在四化一带的猎人中藏匿了整整十五年之后,出山来到法胜寺时,见到因风扬起寺庙的旗幡,两个和尚在争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时,慧能说“既非风动,也非幡动,仁者心动耳”。慧能的说法,令众僧大为惊叹,引起印宗大师的关注和尊敬。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心动。正是“菩提并非树”偈语的诠注和演绎。主要还是“无”的禅宗思想,本来旗幡明明在动,两个和尚也不是瞎子,只是争个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而已。而好个慧能,却避开客观存在的旗幡动,来到心动。心即是人的意识。因你意识它动,它就动。你若意识它不动,它就不动。似乎是意识决定存在,违反唯物主义的观点。但是禅宗要的就是这一点: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不管客观环境如何变化,你都要处世不变,视物为“无”,一切皆空,你就能成为一个大彻大悟之人。

慧能创立禅宗是佛教史上一件空前大改革,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第一,他大胆破除佛祖的权威,不承认有所谓外在的佛。第二,他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这与儒家“我皆可为尧舜”的性善论相通。慧能之后,禅宗更进一步向儒家靠拢,竭力与儒家的以教悌为人之本的伦理学说相调和,写了大量论教的着作,从而促使了佛教的进一步儒学。他不但主张人人都可以成佛,而且主张不用背诵佛经,不需累世修行,只要认识本心,就能面佛,即所谓“顿悟成佛”,从而不但迎合了上层统治者和士大夫的需要,而且也为下层人民信佛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第三,他在宣传“顿悟成佛”的同时,还提介自由任运的生活方式,促使禅宗生活的平民化、世俗化。慧能的三传弟子怀海禅师,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宗佛,并将这一宗佛写进了《百丈清规》,从而对后世禅寺的建设及其劳动自养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禅宗得以在中国迅速传播、广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禅宗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宗教范畴,而渗透到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以及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明理学受禅宗的影响就很深,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吾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见理”正是禅宗“自心是佛”、“本心生万法”、“*见性”的翻版。又如绘画,从唐宗到明的画坛,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创作思想,都可以看到受禅熏陶的痕迹,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深远宁静、超凡脱俗的意境。

禅宗诞生在岭南这片土地上,并非巧合。旧时虽是偏远荒夷之地,但正是这种淳朴、自由、毫无拘束的气质,才能焕发出非同寻常的灵性,才更接近智慧的天性,也由此才能诞生玄妙的禅宗。

三、张九龄:(1)

卜相未卜先知,看穿“安禄山十年后必乱”,唐玄宗为之惊叹!

张九龄,字子寿,出生于岭南蛮荒之地,是中国历史上首位担任宰相的南方人。他早慧,才德过人,二十多岁经科举进入仕途,但是只做了小小的九品文官,基本上是按部就班,逐渐升迁到宰相。

张九龄贤明刚正,敢于直言进谏。在相位期间,他整顿吏治,重视基层锻炼,主张没有担任过地方官的,不应担任中央重要官职,并提出恢复府兵制,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权,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卓有建树。不但如此,他还是唐代着名诗人,一度被认为是文坛领袖,留下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被世人广为传颂的着名诗章。

张九龄主要从政于开元年间,这是唐朝的全盛时期;开元后期也是由盛转衰的起端,在这个由治世向乱世的转变中,张九龄是个关键性的政治人物。

(一)

张九龄祖籍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祖父和父亲做过县令、县丞一类的地方官。他天资聪敏,很小的时候就擅长写文章。十三岁那年,他做了一件异于常人的事情,上书给广州刺史王方庆,地方大员读完后大为赞赏说:“这孩子前途不可限量。”可见张九龄十分早熟,少年时期就颇有抱负。张九龄并非出身于世族大家,顶多算是中级官僚家庭,不过自武则天执政以来,一般庶族也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张九龄就是通过这样一条路,才艰难取得功名。

张九龄二十多岁时考中进士。考官、着名诗人沈佺期特别欣赏他,所以他的名次很高。不久后,张九龄在岭南遇到了被流放经过此地的宰相张说。张说看了张九龄的文章,大加赞许,把他看成自己家族里的子侄辈,这对后来张九龄进入仕途奠下了良好的机缘。

几年后,张九龄被授予校书郎的官职,算是正式进入了官场,不过这只是个负责校对图书的九品文官,等于从公务员的最基层做起,这时张九龄已经三十岁了。张九龄做了好几年的校对工作,一直无法升迁,心里郁闷,写了不少诗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好在时来运转,太子李隆基选拔天下文士,亲自策问,三十五岁的张九龄脱颖而出,被提拔为右拾遗(八品)。虽然品级仅小升一级,但这个职位可直接讽谏朝廷政事,所以还是大有可为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