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曼
译者前言
一
《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
程碑。
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
部书后曾说: “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
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 《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
公认的事实。
二
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他是现代德国文坛上继往开来的大师。
近年来,我国文化界陆续出版了他的一些名作,例如《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选》 、
《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和《绿蒂在魏玛》等。他那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
写作技巧,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而贯穿每部或每篇小说的人道主义
精神和民主思想,又使我们受到感染,获得启迪。他以犀利的笔触鞭挞权贵,嘲讽
某些人的伪善与自私,而对正直的人民群众则寄予同情与希望。他以作家的良知卫
护艺术的尊严,对那些扼杀艺术、毁灭艺术家的行为痛心疾首。由于他受叔本华和
尼采等人哲学思想的影响,某些作品固然流露出一定的颓废情绪和消极思想,但总
的基调无疑是健康向上的,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
一九一二年五月至六月,托马斯·曼的妻子卡塔林娜因肺部染疾,在瑞士达沃
斯肺病疗养院住了三星期左右,他也陪同前往。在此期间,作家对疗养院的各种生
活和各色人物作了精心观察, 《魔山》的素材即由此而得。他从一九一二年开始执笔
写这部巨著,一九一四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得不中断写作。以后历尽艰
苦, 时断时续, 终于在一九二四年问世。 一九一五年, 他在给奥地利语文学家保罗·阿
曼的信中曾谈起《魔山》的写作缘起: “我在战前不久开始写一部中篇小说——一个
具有教育和政治意图的故事。情节发生在山中的一所肺病疗养院里,在这里,一个
年轻人遇到了极大的诱惑,遇到了死亡,并且滑稽而可怕地经历了人道与浪漫主义、
进步与反动、健康与疾病的矛盾。但与其说是为了要解决什么,倒不如说是为了理
解和获得认识。这一切具有幽默的虚无主义精神。”见《托马斯·曼给保罗·阿曼的
信(1915—1952)》 ,吕贝克,一九五九年版,第二十九页。不过在以后写作过程中,
中篇扩展成为一部长篇小说,信中所说“幽默”的性质也丧失殆尽,而主题却大大
深化了。以后,托马斯·曼进一步提出了战时和战后年代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引
起的种种新问题,从而赋予这部巨著以新的色彩和生命力。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