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拜占庭帝国简史 > 第十八章 死亡与叔侄继承(第1页)

第十八章 死亡与叔侄继承(第1页)

投毒在拜占庭帝国算不上是头号新闻,皇后狄奥法诺也以野心勃勃而著称,但杀死自己的丈夫对于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女人而言,确实是十分荒唐的举动。114罗曼努斯的死(她本人必定对此心知肚明)对她而言是一场灾难。他们的儿子巴西尔二世已经登上皇位,但他此时年仅6岁,近年来的帝国历史已经十分深刻地证明,对于一位年轻的正统继承人而言,野心勃勃的僭越者是多么危险。

因为丈夫已经去世,狄奥法诺迫切需要为儿子巴西尔二世寻找一位保护者,她秘密写信给尼斯福鲁斯·福卡斯,请求他返回君士坦丁堡。这位伟大的将军如今无疑是帝国上下最具声望的人物,他在军事上的地位绝对无人匹敌。他所撰写的关于战术策略的兵书在领兵作战方面被奉为经典,在数世纪之后依然被人引用来对抗阿拉伯军队的进攻。然而,拜占庭宫廷内部却对他的卑微出身和粗鲁举止嗤之以鼻,十分恐惧皇后会选择这样一个人作为自己的依靠。反对的声音不久便甚嚣尘上,其中的核心人物便是首席宫廷大臣约瑟夫·布林加斯,在罗曼努斯统治时期,他便巧妙地居于幕后,将权力攫取至自己手中,他完全无意让一位“乡下将军”取代自己的地位。约瑟夫·布林加斯决定阻挠尼斯福鲁斯进入君士坦丁堡,因此颁布了一道法令,禁止他回归都城,并且将城门紧闭。

显然,布林加斯这次的做法可谓是完全过火。尼斯福鲁斯是一位极富名望的将领,终其一生都在为拜占庭四处征战,一位诡计多端的宫廷大臣颁布的法令根本无法让所有民众信服。暴民纷纷涌上街头,大声疾呼要求放这位将军进城,惊恐的宫廷大臣被迫屈服。布林加斯不顾一切地想要将尼斯福鲁斯置于死地,因此谋划将他暗杀,但这位将军的名望再一次拯救了他。当他进入圣索非亚大教堂时,他敏锐地感到了不祥的风吹草动,因此便大声宣布自己的性命受到了威胁。牧首匆忙召集元老院,众位成员在集会的民众面前发誓,不会暗中采取任何行动。布林加斯别无选择,只得恼火地接受了这一安排。尼斯福鲁斯最终确保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便离开都城到安纳托利亚整顿当地的军队。

约瑟夫·布林加斯此时已经彻底走投无路。他对这位皮肤黝黑的将军的厌恶已经是尽人皆知,他明白一旦尼斯福鲁斯领兵归来并登基称帝,自己就会面临灭顶之灾。他如今唯一能依靠的途径便是写信给约翰·齐米斯基斯,提出如果他背叛自己的叔父,便让他当上皇帝。布林加斯自己的失势已成定局,但至少他要和尼斯福鲁斯·福卡斯斗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

然而这位宦官却完全没有料到,齐米斯基斯直接将这封背叛的信函交给了自己的叔父。对这位将军而言,此时此刻再没有任何理由犹豫不决了。第二天拂晓时分,在一场追忆罗马帝国诞生岁月的典礼上,他手下的士兵将他举在盾牌之上,齐声高呼拥立尼斯福鲁斯为皇帝。然后他们拔营前进,进军君士坦丁堡,但当大军到达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领域一侧时,他们发现两个意料之外的麻烦正等待着他们。第一个麻烦便是心怀恶意的布林加斯,他将尼斯福鲁斯的家人包括他八旬高龄的老父亲投入了监牢。第二个,也是更为糟糕的麻烦是这位宫廷大臣已经把所有的船只,从最为简陋的小渔船到最庞大的战舰,全部调离了岸边。

愤怒的尼斯福鲁斯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大军渡过狭窄的海峡水域,只能原地停驻,静观事态发展。然而好运气来得很快,设计困住他的宫廷大臣很快便遇上了大麻烦。尼斯福鲁斯的兄弟利奥设法从导水渠逃出了君士坦丁堡,他80岁的老父亲也想方设法摆脱了布林加斯的控制,躲进了圣索非亚大教堂的避难所。当众叛亲离的宫廷大臣的卫队到达,试图抓住这位老人时,群众愤怒的情绪彻底爆发了。他们抓住一切手边能抓起的东西,包括砖头、石块,以及被拆毁的教堂长凳,如潮水一般涌到街道上,开始与帝国的卫队搏斗。宫廷大臣手下的部队被迫退到拥挤的街道上勉强抵抗,直到一位妇女从最近的房顶抛下一只目标准确的花盆——正砸到卫队长的头上,当场就叫他一命呜呼。

接下来的三天,都城陷入了愤怒的混战,在混战的过程中布林加斯完全失去了对整座城市的控制权。混乱之中,罗曼努斯·利卡潘努斯一世的一位名为巴西尔的私生子控制了帝国的舰队,他率领舰队去迎回了等待许久的尼斯福鲁斯。目睹着这位伟大的将军骑着雪白的高头大马,穿过都城的金色大门,身披最为精美的金色铠甲,人群的愤怒情绪瞬间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狂热的喜悦之情。他们欢送尼斯福鲁斯进入圣索非亚大教堂,目睹着他下马,跪在高高的圣坛之下,由牧首亲自为他戴上了皇冠。

拜占庭的新皇帝可谓是有史以来帝国皇位最为实至名归的赢家之一,他似乎生来就具备领袖风范。他已经年过五旬,但仍然精力充沛,在过去的九年中,他一直拥有帝国军队的最高指挥权,生平便是下达命令,然后攫取胜利果实。虽然生来缺乏些许迷人气质,对朝臣下令时也是疾言厉色,对任何不入眼的人都是嗤之以鼻、大加指责,但如今的帝国需要的是一只强硬有力的手掌来掌控船舵,此时此刻再也没有比这位皇帝更加合适的人选了。虽然生性暴躁,举止粗鲁,行为也十分无礼,但尼斯福鲁斯却在人民中拥有极高的威望,皇后狄奥法诺也十分欢迎他担任自己儿子的保护人。

然而他们的关系不得不说有些令人尴尬。长期以来,尼斯福鲁斯都是一位十分严格的禁欲主义者,对年仅22岁,对喜爱纵情作乐的狄奥法诺而言绝非合适的人选,但他不久便无可救药地坠入了爱河,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发下的洁身自好的誓言,不到一个月便向狄奥法诺提出求婚。不论是否真的爱他,狄奥法诺都十分乐意地接受了,自己退居幕后,将皇权让位给了尼斯福鲁斯。

然而,婚姻幸福也无法为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带来太多喜悦。他总是乐于四处征战,并且四方的边境还存在太多敌人,此时此刻绝不能放松警惕。哈里发帝国如今的衰落令人鼓舞,正是扩大己方优势的良机。这一年年初,尼斯福鲁斯便派出自己杰出的侄子约翰·齐米斯基斯进入叙利亚,这位年轻人也取得了堪称典范的胜利。尼斯福鲁斯等不及加入战局,便集结大军,通过点燃烽火作为信号,告知侄子自己即将与他会合,仅仅几小时之内便率大军前进至塔尔苏斯山脉地区。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便是阿勒颇年老体衰的埃米尔,这个大敌数十年来都在不断侵扰帝国疆土。穆斯林军队一看到帝国规模庞大的军队向他们袭来,便试图议和,但尼斯福鲁斯却无视了对方提出的进贡要求,长驱直入进军奇里乞亚,征服塔尔苏斯。同年夏天,帝国军队将阿拉伯人彻底驱逐出塞浦路斯。两年之后,尼斯福鲁斯将阿勒颇城彻底攻陷,将曾经盛极一时的酋长国降为拜占庭的臣属。

皇帝志得意满地回到都城,此时他的声望达到了鼎盛,帝国的力量和威势也大大增强。他轻松击败了那些曾经在东部与他为敌的对手,清楚明了地宣告了拜占庭帝国绝非随意受人欺压的弱者。然而拜占庭帝国不幸处于四面受敌的境地,曾经让尼斯福鲁斯在东线无往不胜的优秀品质却让他在西部大大受挫,并且引发了一场灾难。如果是对付伊斯兰敌人,那么只有死战到底才是唯一出路,对于尼斯福鲁斯个人的本性而言,这也是上佳之选。然而当问题涉及帝国西部繁杂的基督教力量时,缺乏适当策略就成了十分致命的弱点。当德意志皇帝奥托一世派出的外交使节错误地称呼他为希腊人的国王时,尼斯福鲁斯愤怒地将他们扔进监牢,此举险些让两个帝国之间燃起战火。更为糟糕的是,当保加利亚的彼得一世派出的使臣到达君士坦丁堡,要求他们按传统缴纳岁贡时115,尼斯福鲁斯满腹狐疑地询问他们是否把自己当作是需要向“鄙陋”之人缴纳岁贡的奴仆,然后赏给他们一顿耳光,让他们滚回野蛮人国王那里去。尼斯福鲁斯宣称:“告诉你们的国王,很快我会亲自赐予你们最合适的贡品。”

皇帝立即召集大军,完全无视保加利亚国王愤怒的抗议。保加利亚边境的数座要塞都遭到了猛烈的进攻,但尼斯福鲁斯看到保加利亚境内茂密的林地和崎岖的沟壑,决定三思而后行。在这样的地势内部率军深入极易遭到伏击;他尚且有其他的方法来惩罚傲慢的保加利亚人,不必让自己的军队以身犯险。尼斯福鲁斯派出使臣携带大量黄金,到达基辅罗斯国,贿赂对方为自己作战。

基辅罗斯国拥有维京血统的王子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迫不及待地率领自己的部族围攻边境,将保加利亚军队打败,俘虏了国王彼得,并且将两万抵抗军以酷刑钉死。然而拜占庭却遇上了新的麻烦,这场轻而易举的胜利让罗斯人胃口大开,斯维亚托斯拉夫的贪婪目光不久便盯上了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尼斯福鲁斯大怒,自己的策略击败了弱小的敌人,却带来了更大、更可怕的祸害;但此时此刻他意识到不论自己如何挽回,事情都已经太迟了。

不论如何,尼斯福鲁斯此时此刻被教会内部的纷争转移了注意力。他很久以前便意识到教会内部不断膨胀的世俗权欲之心(在拜占庭土地上四处征战时,很难忽视教会规模巨大、来路不明的财富),围绕他的密友修道士阿萨内修斯的纷争也令尼斯福鲁斯意识到他必须立即展开行动。尼斯福鲁斯对牧首感到极端愤怒,因为对方曾经拒绝将为抵抗穆斯林力量而牺牲的战士们封为神圣的殉道者,因此贯彻了自己一贯雷厉风行的作风,颁布了一系列十分彻底的法令。116修道院的财富不断膨胀,而他们长久以来拒绝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税款,教会内部腐败的风气日益盛行。任何退伍军人(或其他人)被禁止将自己的土地捐献给教会以供其积累财富。曾经发下毕生清贫的誓言的修道士们理应遵循自己先辈的生活作风,居住在荒僻之地简朴的修道院内,彻底远离俗世生活的纷扰喧嚣,而不是居住在华丽的屋舍,四壁布满精美至极的壁画,或是在大批农奴辛苦劳作的葡萄园和田地里肆意享乐。皇帝派出了他忠诚的朋友阿萨内修斯前往希腊捐赠了一所修道院,位于阿索斯山的山麓地带,以作为修道士生活的模范。117除此之外,皇帝规定此地由君士坦丁堡牧首独立自治,拥有直接与皇帝对话的权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