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一个80后的回忆录 > 第161章 柴火饭(第1页)

第161章 柴火饭(第1页)

随着科技机械化的横空出世,除了之前回忆过的传统农具被淘汰,慢慢消失退出舞台外,就连传承几千年平常做饭的传统模式也是慢慢淘汰,只能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烧柴火做出来的吃的,消失的蒸米饭,消失的多用锅和柴火饭,农村都在慢慢消亡,城市里就更不可见了,清一色的煤气和燃气灶,早十年还流行过电磁炉几年,科技越进步,生活方式就变幻的快,炊烟袅袅的时代逐渐远去,烟火味消散了不少。

消失的东西太多,米云一下子也想不起来,想到就记下来,希望留下传承记忆,而且大部分都是米云打过交道和亲密接触过的老物件,还有很多米云都不愿提及的老物件,能留下多少记忆算多少了,毕竟也是真正的历史,真正的生活,只是已不适应现代化的环境,才会慢慢被社会淘汰。

老话都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灶为先。柴火土灶台曾经是乡村生活的一个亮点,那灶台前承受着烟熏火燎的人,一日三餐为家人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

俗话说:无米有柴死得快,有柴无米得烧水。可见,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柴"排在首位的重要性。

在这个意义上,广义的"米油盐"都是所需要的。而只有"七件事"中唯一不能吃而又与吃密不可分的"柴"是我们人类的"特需",也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最重要的物质。

古代的老百姓不知道现代自然科学、也不知道现代的人文科学,但是,他们把"柴"放在"开门七件事"首位,还是很有些道理的。正是:"一家一户,无柴不成火,无火不成炊,炊烟不起,万无生趣"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农村家家户户厨房里的灶台,基本上有两口灶,一口大灶烧柴,一口小灶烧煤,也有的地方是大灶台煮猪食,春节煮猪头,腊肉,腊鱼,腊鸡和腊鸭等腊菜。米云的家乡大锅平时一般就是用来煮猪食的,大灶的锅直径120㎝以上,平时烧菜煮饭完全用不上,就是农村摆酒席,烧菜也不是用大锅,一次性做五六盘菜,50㎝的小锅就够用了,大灶可以热菜和蒸菜没有任何问题。米云就亲眼见证过酒席大厨在自家下厨,米云考上大学和成家都有在农村老家摆过酒席,传统的农村柴火宴席菜,就是用50㎝的小铁锅做出来了,当然也比现在城市里家用32㎝锅也大不少了。

米云也估计农村的大小灶双锅也是传承几千年了,这个习惯煤气灶和燃气灶都有继承,尽管日常生活中只需要用到一个,另外一个永远作为备用。衍生到现实生活中就是灾备环境和生产环境,老祖宗的智慧,坏了有备用的替代,历史上打仗都会留有预备军,应对意外和不确定性的状况发生。

土灶据说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从远古时代就有,土灶的历史也是悠远流长。

据历史相关资料记载,最开始的土灶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候人们居住在洞穴里,或者简易的窝棚里,生一堆火,架上一些器具,就是最原始的灶了,在我们这个时代就叫做野炊,或者生篝火。

到了新时期时代,古人们就在自己居住的草房里,挖一个灶坑,把炊具架在上面做饭,这种方式,比用石块或者土球支架做饭相比,更好的利用了热能,后来在某些已开发的遗址中就看到了互通式的圆形灶坑,估计这就是双灶或者多灶的鼻祖。这种掘地成灶的灶坑模式,就是最早的地灶,也是最早的土灶的雏形。

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时代,进入秦汉以后,绝大部分炊具必须与灶相结合,才能进行烹饪活动,灶因此成为烹饪活动的中心,这就是现在集成灶的雏形。出土最早的应该是汉代的陶灶,都是这种连体灶。

汉朝以后,列鼎而食的习俗改变之后,人们在地面上开始用砖或者土坯砌成方形的单眼灶,或者双眼灶,这种灶的发展,相比之前的在地上挖坑成灶的方式又进步了很多,这种模式的灶具也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最开始是用泥土砌成的,这种灶体,最大的优点就是简易,砌房子的时候用的泥土就可以砌成一个灶台了,非常快速和实用,缺点就是太简陋,不能耐火,还容易开裂,没有挡火板,做饭的时候汗流浃背,没有水箱和案台,功能性差了很多。

后来开始使用石块或者砖头垒砌成更加结实和坚固的灶台,灶体更加的严密,密封性更好,更加的省柴和高效,使用的时间也更长,有的还配备了水箱和案台,也是更加的方便了。

进入新世纪,随着农村新型房屋的出现,老农们砌成的灶台更加的大气和美观,不仅占地更大,而且都贴上了好看耐用的瓷砖,显得整个档次就更高了,更加的干净卫生,清洁起来也是更加的便捷,一点都不输城里的燃气灶和集成灶。

乡下孩子没有不烧火做饭的,他们大多数都喜欢烧火,尤其是家里来客人或冬天时。

那时候,乡下都是烧柴火,现在大多数乡下仍然在烧柴火,因为柴火旺,烧出来的饭菜好吃,也经济实惠,木材出门一圈就可以捡回来,煤气和沼气需要成本,偶尔热菜和加菜用下。

乡下做饭,煮猪食需要大量的柴火。这些柴火除了庄稼地里的麦草、谷草、玉米秆,油菜枝,还有自家山上的树丫和杂树。好多家庭光是这些柴火还是不够烧,那就得需要人去拾柴火,多半又是家里的孩子去做这些活。

割猪草一般是去田边地坎,行走在田野里,是每日必做的功课,因为猪一天三顿都要吃,吃得多才长得壮。拾柴火那就要去爬山上坡,穿行在大山里。拾柴火最好的季节就是夏天暑假里或秋天落叶时。每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同,取材就不一样,米云家基本上小时候都是去对面荒村收割猪草,木材就在门前门后就能自给自足,棉花枝条也可以烧半年的时间。

灶台,是乡下居民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炊事设施。从单锅灶到双锅灶、三锅灶,甚至包括有蒸锅的四锅灶,其大小形制则是据每家每户的条件而各不相同。

农村砌灶台是一门技术活,它的垒砌也有一定的学问和规矩的。灶台砌得好,会使灶好烧,又可节约柴禾。乡下的人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好像无师自通似的,米云家的灶台,一般都是找村里的泥瓦匠砌的,非常好用,父亲自己也会,但专业的事给专业的人做最好,不然火难烧旺,还要备受烟熏火燎,父亲在菜园砌个围墙拦起来,或者修补灶台和地面还是可以的。

灶台一般是一米多高的灶台,灶台上安放着一大一小的两口铁锅,小锅用来煮饭炒菜,大锅用来煮猪食。

灶台的旁边还一溜烟的放了几口铝锅,用于烧热水,铝锅的后面就是高高立出屋顶的烟囱。铝锅的上边一年四季都挂着熏得漆黑的腊肉和香肠。灶台的对面是一个树疙瘩做成的一个凳子,早已坐得油光发亮,旁边堆放着枯树枝的烧火用的燃料。

烧饭的时候,妈妈把灶台打扫得干干净净,米云兄弟和奶奶负责烧火,一会儿灶堂里便红彤彤起来。顿时,炊烟袅袅,散发出淡淡的柴火味。

其实烧火也是一个需要技术的活,不会烧的总是一会儿把火烧大了,一会儿烧小了,一会儿烧灭了。火没有烧好,衣服裤子都沾上一层黑黑的炭灰,手上脸上也是抹上了黑。还容易死火,烧黑心火。

其实,烧火是有窍门的,灶膛里的柴火不能太多,柴火架空,火心要空,这样才能把火烧好。那时妈妈总是说,“人要实心,火要空心”。当然,烧火也需要跟灶台上做饭的人配合好,炒菜时要烧得旺旺的,炖菜时要小火慢慢地煨。

大人们在灶台那边忙这忙那,锅碗瓢勺,叮叮当当。切菜,放佐料、挥锅铲、锅里的菜“嗞嗞”作响,香味阵阵。米云这边可以把火烧得旺旺的,柴火“噼噼啪啪”作响,熊熊燃烧的火焰照得小脸红彤彤的,照得全身暖暖的。

那时候,家里的铁锅都是用木头锅盖,当然木头锅盖最好的材料是马尾松,锅盖上散发的松香味道,混和着饭菜香总是让人胃口大开。

夜晚的时候,柴火烧得“噼啪”作响,屋里不用点灯,灶里的火焰,穿过浓重的幽暗,把房间映得火红。

灶房也是孩子们的美食乐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正是红薯收获的季节。红薯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吃,我们最喜欢的把红薯放在灶里煨着吃。

小伙伴把红薯放在灶里,用滚烫的柴灰掩埋起来,半个时辰左右,红薯就煨熟了。当小伙伴们剥落那层滚烫的焦皮后,咬上一口,烫在嘴上,香在舌尖,屋后小舅家五一以后就会打油,经常会烧火制炳,火烧的旺旺的,红薯在那个火下烤的嘴焦黄最好吃,家里的灶台烤个鸡蛋、红薯和马铃薯还是可以的,一顿饭的功夫就能熟,相当于还有零食加餐。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熊熊燃烧的火,和那呛人的柴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灶神的化身,是红火日子的寓意。当然更重要的是,“人在实心,火要空心”这简单而质朴的道理。

农村的记忆太多因为米云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年,青少年时期除了在县城读高中,几乎全部时间在农村生活,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回农村老家的次数才逐年减少,甚至五六年不回老家一次,这也是农村正在消失的记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