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再说长江第七集 > 第14部分(第3页)

第14部分(第3页)

冉绍俊的图画,或许可以成为那些外迁的三峡人,梦回瞿塘峡口的凭据。在未来多少朝阳、夕阳之中,时时有着他们伴随长江滚滚波涛远去的身影。

当大溪的外迁移民开始走出家门的时候,似乎和任何一个早晨没什么两样,有的人还顺手带上了永远不会再开启的家门。

这些见惯了风雨的三峡人,相信自己和300年前的祖先一样,会在新的土地上扎根、繁衍。

冉应福一家9口,和大溪的200多名乡亲,即将告别他们最熟悉的土地。冉仙妮,冉应福的侄女,小小的年纪,甚至还不懂得离别。

孩子们现在安静了下来,他们还不能完全明白,他们的命运将从此改变。

大溪移民和王乡长的对话:王乡长,我最感谢的是你,你给我办好了移民政策。其他你放心,我们始终当好你们的娘家人。好不好?好。王乡长,我什么都不想,这回你给我处理得很平安。从内心讲,我们舍不得你们的,为了国家建设,你们这是奉献。

最后的时刻,每一秒钟都仿佛带着一辈子的心事;每一次回头都各自带着感谢、带着祝福,或者还有些遗憾、有些抱歉。

第十五集  告别家园(3)

此刻的冉应福急切着要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冉应福:亲爱的父老乡亲,向你们问好,我们为了国家建设,舍小家,保大家,我们要和你们远离。父老乡亲们,三峡是我们的故土,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的确难舍。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我们挺起胸膛向前走,父老乡亲们,再见!

回望一石一瓦建起的家园,离别的脚步难以迈开。为了三峡工程,百万移民举家迁徙,失去和拥有就这样同时摆在了他们面前。

沿着长江,回头再看一眼家乡的县城;沿着长江,向前终于看到了三峡大坝。3年后,2003年的6月,这个正在建设中的工程将蓄水到135米。

未来无论多远、多长,我们会永远记得,故乡有个不平凡的名字,名叫大溪,名叫三峡,名叫长江。(编导:王世伟摄影:王世伟 陈林聪)

第十六集  他乡、故乡(1)

移民们携家带眷,割舍了种种依恋,16万人就这么走出了家门。或许,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只不过是偶尔激起的一片浪花,但必须有千万朵浪花,才能造就一条大江。他们便以这样的离别,成就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工程。

2004年10月,安徽长丰县丰峡村。

冉应福(安徽省长丰县丰峡村党支部书记):丰峡村的村民同志们,我向大家说个事情,秋收、秋播的季节已经到了,秋收的时候,你们收豆子,在路上打了豆子以后要把路上搞干净,要注意防火的问题。现在天气又有变化,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豆子收回来。

冉应福和来自三峡的600多名乡亲,在离合肥只有70千米的长丰县安家落户了。转眼间,他来到安徽,已经有5个年头了。这里听不到长江的涛声,却能听到火车的笛声。

到新家以来,他和家人努力地适应着这里的新环境,学着种黄豆、种小麦、种葡萄,开过三轮,也办过商店和理发店。这两年,他和妻子开始做起了家乡风味辣酱。

冉应福:我的注册,核定的食用商品是第29类,今年正月才批下来的。

记者:现在周边的人对你们的辣酱评价怎么样?

冉应福:都说吃面条、吃大馍好吃,都那样说的。我这个是越陈越好,跟百年老窖一样,越放越香越好吃。

在县政府的帮助下,冉应福带领乡亲们建起了6个标准化养殖小区,现在每年人均收入也由原来在老家的850元提高到3000元。这里原来是一处农场,移民们落脚以后,就有了正式地名,叫做“丰峡村”:长丰的丰,三峡的峡,中国地图上一个新的地名诞生了。

远远的在老家那一头,大坝的建设不眠不休。2004年,三峡水库蓄水到135米的水位,已经一年多了。

青山依旧,江水照流,瞿塘峡口的江面,果然升高了许多,这是大溪人世世代代未曾看到过的风光。大溪老家的面貌也已改变,千年的骡马古道、村庄院落,再也寻不到原来的踪迹。标记在山坡上蓄水水位的数字,也给更多人带来了改变生活和命运的希望。

从老房子的窗口望去,峡口青山深处,156米水位线以下的12户人家,成为国务院规划的第二批外迁移民,也是大溪的最后一批外迁移民。胡志满家,便是其中之一。

57岁的胡志满一家7口人,和祖辈一样,也是在江水湍急的瞿塘峡里,以捕鱼为生。虽然过两天就要搬迁了,但是一大清早,他还是带着两个打工归来的儿子,在江上打鱼。这是他最后一次流连江面。

临走前一天,村民们开了一个移民座谈会。这几年,他们听到了许多外迁乡亲的好消息。胡志满和即将外迁的乡亲们,对移民他乡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向往。

座谈会上有人唱起了山歌:情妹妹坐在沙树林麻雀子打架是闹沉沉鸦雀子打架它为争草凤凰打架它为争那个窝情妹妹打架她争情哥。

和每一天一样,胡志满的儿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