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凤冠霞帔是谁允许平民穿的 > 突厥(第4页)

突厥(第4页)

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庭。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唯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隋文帝知道大义公主这首诗后,心中大为厌恶,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冷淡。

此时,有一位汉人杨钦逃亡到突厥国中,他谎称隋国内的彭城公刘昶和他的妻子正打算起事,希望大义公主在突厥这边举兵呼应。都蓝可汗听信了杨钦的话,对隋朝的态度开始轻慢起来,不再正常岁岁纳贡,还时不时到边境一带大肆抄掠。有鉴于此,隋文帝派遣长孙晟出使突厥,侦探其动向。

大义公主对长孙晟的态度也相当悖慢,又让胡人安遂迦和杨钦想法子多方蛊惑劝诱都蓝可汗出兵攻打隋朝。长孙晟回到长安向隋文帝做了详细汇报,文帝差遣他再次到突厥汗庭向都蓝可汗索拿杨钦。都蓝可汗和大义公主当然不会轻易地将杨钦拱手交出。

长孙晟暗地里向突厥的一些达官行贿,探听得杨钦藏匿的地方,夜里偷偷将他擒获。长孙晟还探知大义公主和安遂迦私下有染,便公开揭发,突厥贵族认为蒙受了奇耻大辱,都蓝可汗只得将安遂迦一干人等交由长孙晟处置。长孙晟出色地完成出使任务,隋文帝大喜,加授他为开府仪同三司。隋文帝一面下令废黜大义公主,一面还让奇章公牛弘送了四个漂亮的歌妓以安慰都蓝可汗。

事情还远未结束。只要大义公主不死,都蓝可汗的势力不瓦解,隋文帝是不会甘心的。他再一次运用离间计在突厥内部制造矛盾,以此来达到最终目的。

统辖东北方面的突利可汗派使者向隋朝求婚,隋文帝派裴矩对突利说:“杀了大义公主,才可能许婚!”突利可汗向都蓝可汗进谗言,都蓝可汗怒杀大义公主,复向隋文帝上表求婚。这次朝廷大多数意见主张应当答应其请求,予以和亲。

长孙晟再次力排众议。他对隋文帝说:“都蓝为人反复无信义,现在因为面临西面达头的进逼,想借助我国的势力才来求婚。即使是和亲了,他最终还是会背叛的。倘若他真的娶了我国公主,便会假借我大隋的威名去征讨、利用达头和染干。一旦他强盛起来再反叛,那就难以制服了。染干是处罗侯之子,父子两代人对大隋一向款诚。染干的势力较弱,容易掌控。此前他曾经来求婚,倒不如就此答应,让他率部南迁,利用他来为我们抵挡都蓝。”

于是,隋文帝派长孙晟前去做突利可汗的思想工作,同意将公主嫁给他。一场由隋文帝和长孙晟策划的内部纷争将在北突厥上演。

597年七月,突利可汗的使者到长安迎接和亲的安义公主。隋文帝安排使者住在太常寺,熟悉婚娶的各种礼仪。为了更好地离间都蓝可汗与突利可汗,隋文帝故伎重施,有意提高对突利可汗使者的礼仪规格,相继派太常卿牛弘、门下高官官纳言苏威、民部尚书斛律孝卿等重臣为使节。

突利可汗娶了安义公主后,听从长孙晟的安排,向南移居到于都斤山,隋王朝给予优厚的赏赐。都蓝可汗求婚未果,却看到隋朝反将公主嫁给地位在自己之下的突利可汗,不禁勃然大怒:“我是大可汗,难道不如染干吗!”自此不再向隋朝进贡,还经常到边界骚扰劫掠。突利可汗得了隋的大好处,甘心为隋服务。每当探得都蓝可汗要有军事行动的消息,立即向隋朝方面通风报信。都蓝可汗和突利可汗之间的矛盾已经酿成,爆发就只是时日的问题了。

突利可汗和隋朝结亲之后,长孙晟多次穿梭往来其间,充当关键联络人。599年初,突利可汗通过长孙晟向隋文帝传递了都蓝可汗行将大举进犯大同城(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的消息。隋文帝当即让汉王杨谅挂名为元帅,统领朔州道、灵州道和幽州道三路人马迎击都蓝可汗。

都蓝可汗见势如此,转过来与达头可汗联合,掩袭突利可汗。长城脚下一场鏖战,突利可汗大败。都蓝可汗诛杀了突利可汗所有兄弟子侄,渡过桑干河长驱直入蔚州(今山西灵丘)。

突利可汗统领的部落亡散,只得和长孙晟带着五名骑兵乘夜幕向南逃窜,中途才又收得数百名失散的骑兵。

突利可汗担心惨败后孤身入朝会得不到隋的礼遇,而自己和达头可汗素无嫌隙,便想改变主意投奔达头可汗。如果突利可汗此时真的投奔达头可汗,那么长孙晟和隋文帝此前商定的分化突厥、激起对立的计划便将夭折,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长孙晟得知突利可汗有投奔达头可汗的想法,连忙派人到伏远镇,让他们火速点起烽火。突利可汗一见四簇烽火齐发,急忙问长孙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长孙晟诓哄道:“那里地势高看得清,一定是发现敌人来了!按照我们国家的做法,如果敌人少,就点两簇烽火;敌人多,就点三簇;情况紧急,则点四簇。现在敌人一定是非常多,而且离得很近了!”突利可汗情急之下,只得仓皇随长孙晟投奔伏远镇。进城之后,长孙晟安排突厥达官统领跟随来的人马,自己带着突利可汗火速赶到长安。

隋文帝安慰突利可汗,封长孙晟左勋卫骠骑将军,持节护突厥。

由尚书左仆射高颎统领出朔州道的隋军接连大破突厥兵。乞伏泊(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黄旗海)一战,俘虏了千余人和数万杂畜。隋军从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北)翻过大青山,乘胜追击七百余里才奏凯而还。尚书右仆射杨素统领出灵州道(今宁夏宁武)的隋军与达头可汗十余万骑兵遭遇。隋军先以精锐骑兵迎战,大军随后跟进,突厥兵大败,达头可汗负伤逃窜。

十月,隋文帝册封突利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汉文的意思是“意智健”。隋文帝让长孙晟带了5万人在朔州建大利城,安置启民可汗和他所统领的上万部众。由于安义公主已经亡故,隋文帝又将义成公主许配给启民可汗。

长孙晟上奏:“染干的部众跑来找他的越来越多,虽然安置在长城内,但还是遭受都蓝的侵扰,无法安居。请把他们迁徙到五原,还能固守黄河天险。同时,在夏州、胜州之间,东西以黄河为界,南北四百里,挖一道沟堑,让这些突厥人居住在这个范围之内,那他们就能安心地在其中放牧了。”

隋文帝批准了这一建议。

到了年底,隋朝正欲派四路大军出击都蓝可汗时,得知都蓝可汗已被部下所杀,达头可汗自立为步迦可汗,突厥国内大乱。长孙晟相准这是一个大好时机,他对隋文帝建议:“现今官军大举压境,连连获胜;而突厥内部自相离乱,可汗被杀。如果乘此机会进行招抚,可以一举降伏。应该立刻派启民可汗的部下到突厥国内分道去招慰。”隋文帝随即派人前去招降。情况果然就像长孙晟所估计的那样,突厥各部纷纷献款归顺。

600年,步迦可汗再一次大举进犯。隋朝派晋王杨广、杨素出灵武道,汉王杨谅、史万岁出马邑道,两路出兵迎击。长孙晟统领投降过来的突厥人为秦州道(今甘肃天水西北)行军总管,归晋王杨广统辖。他命人在突厥喝的泉水上游投毒。突厥人马大量中毒而死,剩者连夜逃遁,隋军随后掩杀,斩首千余级。另一路的史万岁也大获全胜,追击步迦可汗至大漠之中数百里。步迦可汗派俟利发从大漠东面进攻启民可汗,也被隋朝、启民可汗联军所击退。

启民可汗对隋朝的援助感恩戴德,他上表向隋文帝致谢,称:

大隋圣人莫缘可汗,怜养百姓,如天无不覆也,如地无不载也。诸姓蒙威恩,赤心归服,并将部落归投圣人可汗来也。或南入长城,或住白道,人民羊马,遍满山谷。染干譬如枯木重起枝叶,枯骨重生皮肉,千万世长与大隋典羊马也。

隋文帝又让人为启民可汗修筑了金河(今内蒙古托克托以东)、定襄(今山西大同东北)两座城池。之后的几年内,步迦可汗不断地骚扰隋王朝的边境。601年底,隋文帝以杨素为云州道行军元帅、长孙晟为受降使者,与启民可汗一起北击步迦可汗。次年春,突厥思力俟斤等渡过大黑河,劫夺了启民可汗统领下的人众6000、牲畜20多万头。杨素带兵追击,转战60余里,最后乘突厥士兵驻扎未停当的时候,骑兵掩杀,大获全胜。这一场大战对突厥有很好的示警作用,再加上突厥汗国内部不久便大乱,因此在此后一段时期内漠南暂时比较平静。

步迦可汗乘着都蓝可汗去世之机窃据了大可汗的位置,但他毕竟原属大突厥汗国西部的势力,在漠北终究缺乏势力根基,虽然当了大可汗,却得不到各部落的认同支持。连续几年对隋作战的失利,加速了汗国内各部落对于步迦可汗不满情绪的滋长,促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603年,突厥国内大乱,原先臣属于突厥的铁勒、仆骨等十多个部落共同起来反对步迦可汗,转而支持投靠启民可汗。步迦可汗仓皇逃奔青海的吐谷浑。这是控制漠北局势的绝佳机会,隋文帝当即命长孙晟送启民可汗于碛口(今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让他去招抚各部族势力。启民可汗之父处罗侯曾为突厥大可汗,在未入隋之前启民可汗是统领一方的小可汗,父子两代在漠北有相当的影响和力量基础。

经历过西面达头可汗篡统一事,在都蓝可汗又后继无人的情况下,启民可汗无疑是继承汗统最合适的人选。因此,启民可汗一出碛口很快便赢得了漠北各部的支持,迅速掌握了突厥的统治权。漠北突厥的汗位重新又回归东部支系手上。

本站网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