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你说的这是画家的道德问题,不是作品的艺术价值啊。评析一幅画不是应该看它的社会历史价值吗?”
“你说的女人只是画作原型,但这幅画实际上想展现的是底层人的痛苦和挣扎。后世人在欣赏画作的时候也你那个从画中体会到时代的悲哀。”
“你说的这不是挺好的吗,还骗我说只懂一点点,明明嘴里一套一套的,跟煎饼果子似的。”我眯起了眼睛,仿佛有些审视地看着她。
“这些……这些都是我在书上看到的,现学现用。”她解释道。
“反正我记得之前上学做语文阅读理解的时候,就是要先看作者的生平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还有作者在这个时期的作为与感受,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对作品的分析更加全面深刻。”虽然不懂美术,但是阅读理解上我还是很懂的。
“而且,这个女人是个人的痛苦,底层人也是痛苦,他们只是痛苦不同,但是同样在痛苦啊,没有高低之分,只是角度不同,不会存在谁凌驾于谁之上。”
女人好像在认真地思考着我的话,不过很快又在手机上滑了一下,换出了另一张图片给我看。
“让米勒的拾穗者,这个我倒是见过。”我看了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个还是挺有名的,不过你不是对美术一窍不通吗?在哪见过的?”她反问我道。
“历史书上,有一部分也是讲艺术的历史的。我还记得我大学的时候专门有一科是艺术概论,上面讲过不少美术领域的东西。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期末考试的时候还把我卷子弄丢了,搞得我没有这一科的学分了,现在想想就气。”
“那你对这幅画有什么见解?”
“这幅也很好啊,殿堂级的作品,现代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很写实。不过就是有一点,让人看了堵心,难受。”
“为什么?”她又疑惑。
“这幅画表面上是想表达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辛劳动,以此表达这些底层百姓的生活疾苦,作者想要去赞颂农民的美德。”
她点着头赞同着我的话。
“可是你在看这几个人的后面,那个骑马的人,也就是统治阶级,当时的上层人。他凭空就获得了这里所有的麦穗,抢走了农民所有的劳动成果,可他从没劳动过。”
“这背后就是阶级矛盾的问题,揭露着资本主义社会背后的罪恶,控诉着不劳而获的人民,又为劳动的人们鸣不平。”
她还是频频地点着头,看得出来她很认同这些话。
“不过在我看来,以我的理解来说。首先作者把农民画在最前面,并且是整部画作的主角,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就说明无产阶级的强大是不可战胜的。”
“而后面那个画的很小的骑马的统治者,显示出资产阶级的剥削者和肮脏的统治阶级就是纸老虎,只有羸弱的,不堪一击的力量,根本无法抵抗无产阶级时代的车轮向他们滚滚而来。”
“劳动人民犹如海中的巨浪狂啸,而反动的资本主义就是苍茫大海中的一只小帆船,甚至连桅杆都要折断。”
“你这想法可真是天马行空,你怎么还能把这些连到一起的?而且,那会有无产阶级这个词吗?让米勒还能这么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