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歌舞青春女主 > 第642章 上交作文(第1页)

第642章 上交作文(第1页)

第二节语文课开始了。

教室里只听到金老师的讲课声音:“……美好的文字最终都是要为表达自己的情感服务的。《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荷塘夜色》,也就是通过赏析作者对自然风物的细致描绘,来从里面试图找出美景背后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同学们,大家依次来找找看,《荷塘月色》里面描写心情的文字,来看看作者心情的变化。好吗?”

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起来,依次找出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同学们。找得很对。刚才,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余尔仁跟我说,他看了这篇文章心里感到空荡荡的,哀哀的。那么其他同学看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来告诉金老师,好吗?”

赵建平说“烦躁”、沈濬说“郁闷”、杨旭龙说“矛盾”、蒋鸿说“愤怒”,吴凌梅说“痛苦”,陈晓雯说“凄凉。”

金老师边听边点头,说:“同学们,看完这边散文,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感觉。这也可以说都是反映了作者的心情的一个方面。”

金老师来总结:“大家注意:第一句话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也就是烦躁,因此,作者就出来走走,来到月色荷塘边,寻找安慰、寻找宁静。的确,他也从中收获到了喜悦和平静,但最终却是我什么也没有。我们能从中读出作者深深的失落与落寞之感;不满于现实,却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在时代背景下的愁闷心情,表现对了黑暗实现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是现代散文中的精品,也因此成为高一年级语文课文经久不衰的必修课文。”

金老师的讲课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听课感受,这篇《荷塘月色》使同学们对散文、对描写、对抒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尤其,尔仁对金老师佩服得不得了。金老师讲课讲得太好了,真的可以说是“循循善诱、娓娓动听”了!

最后,金老师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闻名天下的优美散文,同学们一定要多读、反复读,真正体会作者的用心……好,现在,我布置作业:一是请同学们认真背诵本文第四至第六段。二是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习作,就以我们学校的银杏树为题。本星期内完成。这也是本学期大家的第一篇作文,请大家认真准备。下星期二上午的语文课,我们来点评大家的习作。”

今天的《荷塘月色》一课金老师上得很好,尔仁因为这节课金老师让他当众朗诵的,尔仁很感骄傲和自豪,他还受到了金老师的表扬——更重要的是,他是跟陈晓雯一道受到的表扬。

尔仁心里心花怒放,恨不能对建平、对卫艇,尤其是对杨旭龙大声嚷嚷:“金老师把我和陈晓雯一道表扬啦1

尔仁这一天一直很是激动,晚上自习课休息时—原本,学校是不要求走读生来校上晚自习的,尔仁一开始也没有打算来校上自习,可是,开学了才两三天,尔仁就改变了主意了—尔仁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又一次来到了学校的荷塘。

这晚,天上的月亮没有朱自清观荷那晚亮,尔仁的心情更没有朱自清一般郁闷和彷徨,尔仁的心里喜着呢。

尔仁呆望着池塘里隐隐约约飘絮的荷花,心里可是在胡思乱想,尔仁想,这个时候,如果陈晓雯能够像那个雨天一样,就站在自己身边,该有多好?哪怕,陈晓雯也是像那天一样,什么话也不说,就静静地站在自己旁边。

自此,尔仁更留心了陈晓雯,可是,陈晓雯跟以往一样,沉默寡言,见了他也没有一丝的笑容。

金苓欣老师教《荷塘月色》的那天,布置了同学们写一篇抒情散文作文的作业。尔仁下了决心,要好好写。这是金苓欣老师布置的第一遍作文作业,更何况,尔仁要想跟陈晓雯比比看—不,最主要的是要让陈晓雯看看自己的文笔呢!

于是,尔仁花了三天时间,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写就了一篇《银杏树赞》。

下午上课前,尔仁工工整整地在自己的作文本上把《银杏树赞》抄好,欢喜着连看了两遍。

“蒋鸿,你作文写好了吗?”尔仁得意地对同桌说。

“没呢1蒋鸿眉毛一皱,“我还没写呢,不是明天才交么?”

尔仁故意轻松道:“早写早完呢。”

“给我看看,学习学习。”蒋鸿嘻嘻笑着伸出手来。

蒋鸿看了一遍,啧啧称赞:“写得好,写得真好。”

蒋鸿说着,扭过头对身后的梅若兰说:“梅若兰你作文写好没?余尔仁写好了——他写得很好的。”

“哦?”恬静的梅若兰大眼睛瞧了尔仁一下,笑道,“余尔仁么,他写的作文一直就是很好的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