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于归笑着解释道:“这本是《尚书》中言,也难怪你们不懂了。方才那句话原是殷朝高宗武丁时期的贤相傅说所言,其意便是,如作羹汤,就用盐和梅。盐为盐巴,梅指青梅,和羹乃是古食,历史源远流长着呢,咱们今日如此,便也效仿一回古人!”
阿竹喝完了一碗,脸上意犹未尽:“奴家可不知其他的,奴家只知道这碗羹,文小娘子熬得极好吃呢!”
阿桃亦道:“想不到,咱们沈娘子的学识也如此渊博,若是如今女子可以上场科考,咱们沈娘子肯定能高中个状元回来!”
这话倒把沈于归与阿黎说得不好意思起来,于是四个人又说笑一回,阿桃阿竹自去前面食肆收拾去了。
阿黎取了剩下的青梅,用盐将其表面搓洗干净,沈于归好奇道:“这又是做——?”
阿黎笑道:“还有一道紫苏梅饼还未完成呢,这可是青梅套餐中的主食,如何能忘?”
沈于归上去帮忙,听阿黎道:“这紫苏梅饼倒也不难,只是将青梅碾出的汁水与青梅碎果子揉面做饼,蒸时用紫苏叶子垫在底下,增加梅饼的紫苏清香。”
沈于归想着自己前不久所做的紫苏饮子,不禁感叹:“如今紫苏可真是受欢迎呢……”
阿黎笑道:“那是自然,紫苏可算是个好东西,若是与肉类同煮,煮出来的肉食可谓是香气四溢,这一份独有的香味,可是别的香料都比不上的!况且紫苏价贱,相比那些贵价的香料,倒是能更省些。”
沈于归突然想到:“阿黎,方才你所说的青梅汁水……不知从崔大娘出拿回来的罐子里的青梅汁可以用吗?”
阿黎道:“自然可以,只是要做梅饼,除了汁水还要用到捣碎的青梅果肉,那奴家捣肉,姊姊和面,这样更快一些。”
“好!”沈于归便搬出面粉与陶罐,和面时将青梅汁代替水,和出来的面颜色是淡淡的青绿,好看不亚于当年所做的翡翠素包子。
阿黎这边将青梅洗净,只用一根竹箸从青梅中间将核捅出,将处理好的青梅皆放入舂桶中,并用杵臼将其捣碎。青梅捣碎,流出汁水,直到将青梅捣得皮肉分离软烂如泥,阿黎方才罢休。
趁着面团还没有干硬,阿黎便将捣成的青梅泥加入面团中不断揉制,渐渐的,淡淡青绿色的面团有了青梅果肉的深绿色。
这深绿一开始还聚集在一处,随着不断的揉制,颜色便均匀地散开来,有深有浅,深浅不一,这抹绿色倒是与夏日极为相配,令人看着便不自觉想到声声蝉鸣与郁郁竹林。
沈于归将上次做紫苏饮子时还未用完的紫苏叶洗净,挑拣了数片大小一致卖相不错的,放于盘中。紫苏叶子上摆着阿黎擀成手掌大小、圆饼形状的青梅饼,一同上锅蒸。
紫苏梅饼并不需要蒸太久,没过一会儿便已熟了。沈于归揭开盖子,只闻见一股辛香迎面扑来,甚是浓烈,这香气倒与薄菏的味道有些相似,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端出盛着紫苏梅饼的盘子来,经过高温,紫苏的紫色被些许水汽染上,又滴落到青梅饼上,故而蒸熟后的梅饼深绿色的底色上随意地点缀着些紫色圆斑,大小不一,倒也为单调的深绿增色了。
沈于归拈起梅饼,咬一口尝尝味道。因想着有青梅调味,故而并未额外加砂糖等物,一口下去,青梅清香、酸甜的味道,皆发挥得淋漓尽致,似是咬了一口熟透的青梅,但因着面粉的存在,这一口的口感却又比单纯的青梅果子实在、厚重得多。
阿黎却是将紫苏叶子包起整个梅饼,一同放入口中细细咀嚼,或包紫苏,或不包紫苏而食皆可,只是看个人喜好。不过不论是否包裹紫苏,口感相差不大,只不过是包着紫苏而食,嘴里紫苏的香味会更加猛烈罢了。
吃完紫苏梅饼,心中舒畅,腹中充实,只恨不得再多吃几个才好。阿黎也开始收拾厨房里的残局,沈于归道:“这青梅套餐果真不错,咱们定能从这套餐中赚一大笔银子!今晚咱们好好准备准备食材,晚些就找人刻了水牌,争取明日就能卖去!”
正说话间,却听见外头食肆里阿竹的声音:“沈娘子,余家木店派了人过来,问娘子今日又要刻什么,让娘子写在纸上带回去好刻呢!”
沈于归忙应道:“这就来!”遂去食肆的柜台旁取了纸笔,一样一样将菜名写了,全神贯注的,竟连旁边何时来了人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