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战役打响后,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迅速告捷。
然而,当作战进入第二阶段时,却未能按照原定计划继续推进。其主要原因在于战前对梨船洞地区的敌情判断,与实际战场情况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在战前,志愿军司令部和第20兵团一致认为,位于韩军第一防御地带后沿的梨船洞地区,就其地形价值来看,应是韩军金城突出部防御体系的“坚强的抵抗中心”,因而估计一线主阵地被突破后,韩军主力很可能全线收缩至梨船洞一带固守顽抗。
基于这一判断和推测,志愿军预定的第二阶段作战计划是,以梨船洞为目标,三个集团军从三个方向对该地区发起合围攻势。
实际上,韩军并未在梨船洞地区设防,而是迅速向南撤退。
中央集团军在战役发起20小时后,也就是7月14日17时,进入梨船洞一带,既未遇到顽强抵抗,也未能追上撤退飞速的韩军。在这种形势下,想要进一步扩大战果,必须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战略决策。
7月14日志司向20兵团下达了第二步作战指示:
金城以南地区我战役第一步作战发展顺利,已经将敌主阵地突破,打乱其部署,根据稳扎狠打的方针,为巩固既得阵地,乘敌溃乱之际,迅速扩大战果,特作如下部署,望即研究执行。
各军将登大里、广大洞、细岘里、梨船洞、豆栗洞、间榛岘、梨实洞、432。8高地、回隅一线及以北之敌肃清后,主力应立刻巩固住这条防线,迅速构筑工事,修通我后方之公路,将炮兵转移至该线,占领阵地(充分利用缴获的坦克和火炮),将物资弹药前运,支援巩固该线作战,各军均以若干有力支队,乘敌溃乱时机分别向南发展。
接到命令后,第20兵团迅速进行了部署调整,并于14日21时40分向各集团下达指示,同时上报志愿军总部和中央军委。指示中指出:
我军已按照预定计划攻占金城川以北及金城西南的阵地,在梨船洞完全占领后,部署如下:
坚决巩固杨谷、梨实洞、北亭岭、榛岘里、632。5、602。2、巨里室北高地、金城川、461。9及其以北的阵地,各集团按梯次纵深配置,迅速修复工事,打扫战场,清剿残敌,恢复通信联络,调整组织,转移炮兵阵地,修筑运输道路,布置反坦克阵地,随时准备迎击敌军的大规模反扑。
各集团派出不少于一个团的有力支队,继续向南占领有利阵地。
西集团军向三天峰、杜木方向推进,中央集团军向赤根山、注波里方向发展,东集团军则向黑云吐岭、818。9高地推进,择机控制这些地区。
电报重新明确了各集团军与第24军之间的战斗分界线。
此时,接下来的作战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呢?有两种选择:
一是巩固既有战果,防止敌人反扑;二是继续发展进攻,争取更大胜利。
从志司和第20兵团发布的指令来看,当时选择的是第一个方案。
志司和兵团的指示,都将重点放在稳固已夺取的阵地上,同时也要求部分兵力继续向南推进。第20兵团在战后总结中指出,部队由于长期进行阵地防御作战,缺乏大规模进攻的实战经验,因此在纵深作战中存在顾虑。
这恐怕不仅仅是下级部队的问题,战役指挥员和指挥机关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根据志司和第20兵团的部署,各集团主要兵力采取纵深梯次配置,以应对敌方反击,各集团军仅派出一部分兵力继续向南推进。
志司的指示是,用于向南发展进攻的应为“有力部队”,但并未明确具体的兵力规模,只提到于发展进攻的部队是“支队”性质,显然不是指主力。
第20兵团的指示具体一些,将发展进攻的兵力限定为“不少于一个团”。
向南发展进攻的目标为亢峰、三天峰、赤根山、注坡里、黑公吐岭、白岩山之线。这条线,按战前判断,成是敌第二防御地带,距已被突破的第一防御地带后沿4~6公里,最远8公里。
仅以“不少一个团”的兵力在纵深方向推进,攻击力度自然相当有限,可以说只具有威力侦察试探的性质。对于明确划定的前方目标线,志司和第20兵团的要求都是“相继占领”,这也给各集团行动留下较大的机动空间。
邓华后来分析说,在金城战役中,如果事先准备以2个军向纵深发展进攻,是可以取得更大的胜利的。而在实战中,第20兵团投入金城以南地区的兵力共4个军12个师,对当面之敌,拥有较大的数量优势。
第一步作战只动用了8个师,还有4个师尚未进入战斗。在迅速攻占敌第一防御地带的情况下,如果能及时投入后续梯队,大纵深突击力量,全部占领敌设防薄弱的第二防御地带是有可能的。
当时的问题在于没有空军支援,战场制空权完全掌握在美军手里,这就使得志愿军炮兵转移阵地、后续部队开进和作战物资前送均遇到很多困难。
不过,这还不算是最大的制约,当时困难最大的是战场气象和交通条件。正是这方面产生的制约,使得战役指挥员深感后续不继,难以定下投入主力迅猛向纵深发展进攻的决心,从而使攻击逐渐的失去锐势,进攻速度慢慢变缓,并很快停顿下来。
第9兵团第24军代军长张震、副军长李家益和陈仁洪于15日凌晨2时30分,依据志司14日17时的指示,向各师下达了部署命令。
根据上述指示和部署,第九兵团第24军与第20兵团各集团军立即展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