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英国好妈妈 > 第7部分(第3页)

第7部分(第3页)

A回答:“邻居家那两个小孩每次吃东西都要剩下来,从来都不吃完,如果把大梨给她们吃肯定要浪费了,浪费东西不是好习惯。”

老师呆了呆,觉得这个孩子虽然不让梨,但是她的说法也蛮有道理的,所以对A的说法没有加以评判,接着问下一个孩子。

第二个女孩B家里有个年龄比她大很多的哥哥,父母四十得女,对B宠爱得不得了。

老师和蔼地问道:“你在家里吃梨,会不会把大的让给哥哥吃?”

B女孩“NO、NO、NO”地连连摇头。

为什么呢?

“因为我妈妈和哥哥总是要把大梨给我吃,我让给哥哥他不会吃的,我吃了他们才高兴,为了让他们高兴,我要吃大梨。”

老师看着她,不知说什么才好,这孩子的出发点好像也是站得住脚的。

又接着问第三个女孩C。C有个大她两岁的哥哥,两个人时常打打闹闹的。

问C是否会把大梨让给哥哥,她斩钉截铁地回答:“不!”

不待老师问原因自己就义愤填膺地说:“哥哥他很坏,对我一点都不好,我才不要把大梨让给他!”

老师听了长叹一口气。

第四个问到凯丽,老师想,问了两个有哥哥的,效果都不好,干脆就不提哥哥了,和弟弟比吧。

满怀希望地问凯丽:“凯丽,如果你和弟弟一起吃梨,会不会把大梨让给弟弟吃?”

凯丽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不让,我比三猪大,我当然要吃大的。大的吃大的,小的吃小的,这才公平。”

(下课后,我曾单独问凯丽,小州比你大,那么你是不是会把大梨让给哥哥?她回答:“小州都是大人了,怎么还来和我争?我比他小嘛,所以我应该吃大的。”课文里孔融做的可是正相反。我觉得从逻辑上讲,凯丽和孔融实际上都属于有点混乱的,只不过,孔融是为他人着想,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千百年来大人们一直鼓励小孩子向他学习。而凯丽全为自己,好像就有点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老师听了凯丽的回答,气得暗道:统统是朽木不可雕也。

在重重打击之下,可怜的老师不抱任何希望地问最后一个孩子,她也有个大她两岁的哥哥。

“你是否会把大梨让给哥哥?”

这个女孩轻轻地点了点头。

老师眼睛骤然一亮,这一课没白上啊!终于有一个孩子领会了课文的重大意义,领会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啊!

班上不尽是朽木,还是有良材的!

遂探身向前,热切地问道:“那你为什么要把大梨让给哥哥呢?”

那女孩子回答:“我不爱吃梨,我哥爱吃。管它大的小的,他都拿去吃好了,我不在乎!”

美国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个性鲜明、独立思考永远是被赞赏鼓励的。无论孩子对一个问题回答得多么离奇古怪,多么不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甚至离题十万八千里,都会得到一句“Good Try( 尝试得好 )”的赞许。从这几个女孩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她们的率真来,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让梨或者让梨的理由。

这堂课除了学中文外,就白上了吗?暂时看似在思想品德方面对孩子们没有什么效果,但是后来我却发现,这种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实际上孩子们不知不觉间接受了课文要传达出的信息。以我家凯丽为例,后来的一天我洗了一盘苹果,她先挑了一个大的递给了弟弟三猪,很随意地说:“你比我小,你吃大的吧。”让我吃了一惊,赶紧提出来表扬一番。

所以,还是要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传统文化的经典教育,培养他们做人的根本。

在美国教“弟子规”(1)

去年年中我又开始教我们自组的中文班大班的课,孩子们都上初中了,只学课本上的内容有点单调,我就想找点课外读物作为补充。

中国台湾近年来“儿童读经”很火,在所读经文中,儿童首先学的是《 弟子规 》,它像《 三字经 》一样朗朗上口,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是我们现代教育比较缺乏的。把它作为孩子们学中文的课外读物很合适,孩子既学了中文,又学了为人处世的规矩。

我首先征询家长们是否同意给孩子们上《 弟子规 》。中国台湾来的妈妈一听,眼睛瞪得比灯笼大,高兴得连说:“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快教快教。”大陆来的父母不置可否,因为以前谁都没有接触过,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我说是教孩子孝顺、有礼貌、讲信用还有怎么交朋友、搞好人际关系还讲学习方法,父母们一听,也都觉得学这个挺好。

弟子规,笼统地说,就是弟子应该遵守的规范,这个“弟子”在家里面指的是子女,在学校指的是学生。做儿女的做学生的,居家、学习、工作、处世、待人接物必须要遵守的规则,就是弟子规。

它的总序,出自《 论语 》的“学而篇”,短短几句话,已把做人的基本规范说得清清楚楚。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摇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 弟子规 》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言行谨慎,说话做事要讲信用;和别人交往时要平等仁爱,时常亲近德行好的人,向他们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必学必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