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人喜欢舞蹈,在酒桌上也少不了用以助兴的舞蹈。在汉代贵族和富人的宴席上,
除了舞女的表演外,还有宾主双方的即兴歌舞,也就是“自起舞”。
自起舞有固定程序:一般是主人先于席间起舞,舞毕后,
再邀请一位客人起舞,客人舞毕后,再邀请另一位客人,如此循环衔接。
在自起舞环节,所有宾客都要参加舞蹈,并且对舞姿还有要求,
也就是舞蹈中必须有身体旋转的动作。在宴会上不舞或是舞而不转,
都是失礼行为,不仅破坏酒桌氛围,同样也会引发或者激化矛盾。
据《后汉书·蔡邕传》记载,东汉末年,蔡邕遇赦,自五原还乡。
当地太守王智因素来仰慕蔡邕才华,特意为蔡邕践行。酒酣耳热之际,
“智起舞属邕,邕不为报”。此举令王智感到颜面扫地,当众大骂蔡邕。
王智仗着自己的兄长是中常侍王甫,便趁机诬告蔡邕“怨于囚放,谤讪朝廷”。
蔡邕不敢回家,只好远遁江海,流亡吴地。就因为在酒桌上没起身跳舞,
就被人逼的流亡异地,有家都不敢回,蔡邕估计也很郁闷。
没办法,当时的酒桌文化就是这样。
放眼古代中国,汉代的酒桌文化也算是相当奇特了。
假如穿越到汉代,要想参加社交聚会可真不容易,一不小心可能就没命了。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汉代社交达人,除了在酒桌上谨言慎行,
给足宾主双方面子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学的一身好“舞”艺。
毕竟舞蹈在汉代是一种社交必备技能,不会跳或跳不好,
不能转圈圈,不能按照标准流程来,会让宴会冷场,
更有可能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为了安全起见,酒就喝起来,舞要跳起来!
清高是中国文人独一无二的特征,而不为三斗米而折腰则是中国文人的气节。
作为东汉一代旷世奇才的蔡邕(彼时名望远在初出茅庐的曹操、刘备之上),
在那个人妖颠倒的朝代,得到过董卓的特殊待遇,
在天下纷乱的年代拥有一处安静之地可埋头着述,为中国的古文化做了大大的贡献。
故在董卓被杀,王允当政时,他感于董卓的知遇之恩,
而在闹市之中当街抚董卓尸体而大哭。最后,被王允冠上董卓逆贼余党而死在监狱之中。
虽未能践行中国文人的清高和未坚持不为三斗米而折腰的气节,
但蔡邕却以命来当街哭祭董卓,以死来报董卓的知遇之恩,
还世人最真实的士君子之内心世界。
《后汉书?蔡邕传》载:蔡邕对堂弟蔡谷说:“董公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
吾欲东奔兖州,若道远难达,且遁逃山东以待之,何如?”
谷曰:“君状异恒人,每行观者盈集。以此自匿,不亦难乎?”
邕乃止。这是蔡邕蔡谷两兄弟的一段对话。
这段对话大概意思是我看董卓这家伙迟早会出事,不如我们到兖州去吧;
如果兵荒马乱到不了兖州,那我们就找个地方躲起来等待时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