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巴文明
古代印度跟中国、埃及、巴比伦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勤劳、勇敢的印度人民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梵文的意思是“月亮”,中国汉代史籍译为“身毒”或“天竺”,直到近代才改译为“印度”。
古代的印度,在地理范围上不同于我们今天的理解,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也就是说,古代的印度,实际上就等同于今天的南亚。
印度的北面是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南边是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邻阿拉伯海。北面平原肥沃,中部河水充足,南面森林密布,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地方。
印度文明的黎明可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和所有其他古代文明一样,古代印度文明主要也是农业文明。人们主要种植小麦和大麦,还有紫花豌豆、甜瓜、芝麻、椰枣和棉花等。
古代印度的最早居民是达罗毗荼人,他们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庞大的城市——哈拉巴。与西亚那些零散建造的城市不同,哈拉巴古城的布局非常严谨,分为卫城和下城两部分。
哈拉巴平面接近于长方形。它有排列得很整齐的街道。主干道是按照当地的主导风向而南北走向的,由东西走向的次要干道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近于方格形的街道网。在十字路口,拐角都是圆圆的,显然是为了便于车辆的行驶。城里的房屋都用烧焙过的红砖砌成,屋顶是平的。房屋的大小很不一致,有的有许多房间和大厅,有的只有两间住房。分隔房间的墙不砌到天花板,为的是使各房间都有穿堂风。有的房屋是两层的,居室都在楼上,楼下是厨房、盥洗室及储藏室。
城市西部有两座特殊建筑物:一座是四方的大厅,每边长28米;厅内有4排柱子,每排5根。这20根柱子都用砖砌,支撑着平屋顶。这座建筑物可能是城市居民祭祀和过节用的大厅,也可能是作坊。另一座则是大水池,位于一个方形院子的中央,院子四周围着廊子,廊子里有通道和房间。水池长32米,宽7米,深3米,有好几个用砖砌成的下到水池中去的阶梯。水池的水由东边廊子上一个房间里的水井及引水槽供应。建造者考虑了水的巨大压力,把池壁砌到2米至2.5米厚,而且稍微倾斜一点;池底铺着几层精制的砖,砖上敷有不透水的树脂,砖层上有方格形基础墙,它们的两端搭在四周走廊的基础上。这座古城在排水上有突出的成就。它不仅在建筑物和街道上有很好的下水道,而且已有了全城的排水设备系统,系统有主渠、沉淀池、排除雨水的阴沟,所有这些都是设计周密、工程精良——这在人们已经知道的古代城市中是首屈一指的。
哈拉巴城市文明是古代印度的初期文明,为后来印度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虽然人们耕作使用的还是石制工具,但青铜工具已经出现。人们还饲养了大量水牛、绵羊、猪、骆驼和大象,生活比较安逸。
吠陀时代
公元前1500年前后,古印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由于这一时期的传说材料收集在一些被称为“吠陀”的古代文献中,所以这个时代就被称为“吠陀时代”。吠陀时代是印度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吠陀是指包含了大量的各种知识的宗教文献,它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许多人口头流传下来的。
吠陀既是文学的瑰宝,也是珍贵的史料。吠陀共有四部,全称为《吠陀本集》。其中最古老、最重要并具有文学价值的是《梨俱吠陀》,它所反映的社会时代被称为“早期吠陀时代”,是指约从公元前1500~前900年的这段时间;其他三部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可闼婆吠陀》以及解释这些吠陀的作品,反映的社会时代较晚,因此称之为“后期吠陀时代”,是指大约从公元前900年~前600年的这段时间。
早期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与哈拉巴时期的居民不同,他们没有城市,依畜牧为生。向神祈祷的主要内容是愿神赐牛,把战争称为“瞿维什提”,意即“渴望得牛”。除牛以外,雅利安人已驯养绵羊、山羊、驴、马和狗。雅利安人杀牲畜吃肉的时候不多,养牲畜主要是为了取得乳汁并用它制成乳酪。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以后,逐渐学会农业耕作,用牛拉木犁耕地,收割谷物时使用镰刀。他们也学会了灌溉。狩猎在早期吠陀时代还起大的作用。手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已经有了金属用具,如锅。金工所用的金属称“阿雅斯”,可能是铜或青铜。也有了皮革工,用牛皮制成桶、弓弦和皮带。木工有细工匠、造房匠和造车匠。交换已经出现,不过还没有货币,牛、黄金和装饰品是交换媒介。
雅利安人生活简单。他们的衣服是用羊毛织成的,食物主要是乳酪、蔬菜和果实。只有在祭祀和宴客时才杀牛,在盛大的节日和家族集会时可能也吃肉类。
《梨俱吠陀》已经提到丈量土地。父亲是一家之主,男子在社会上已占重要地位。女子管理家庭,地位不低。吠陀中的颂歌有些就是妇女编的。一夫一妻制是当时的主要婚姻形式。社会已经出现不同行业,但是行业还未成为固定和世袭的,人们并未因行业不同而分成地位不平等的社会集团。
到了后期吠陀时期,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铁器的使用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人们还广泛使用动物的粪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商业也开始兴起,从事贸易的商人们往来于各地之间,互通有无。随着阶级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国家诞生了。部落的军事首领成为世袭的君主和国王,他们依靠贵族和官吏辅佐来统治国家。
在这个时期,印度人的宗教信仰由早期的自然崇拜,发展成为完整的婆罗门教。原来的太阳神不再简单地是自然力的化身,而是更多地被赋予社会功能。国王加冕时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以示王权来自神授。一个国王如果想成为霸主,就举行盛大的“马祭”。他选一匹骏马,让它在一年之中任意奔驰,一批战士跟随在马后。马所到之处为自己的土地,如果当地的国王阻拦,战士就与之作战。一年之后,将此马带回,并作为贡品向神献祭。国王举行马祭后,就表示自己所向无敌,可以称霸天下了。
三、历史难解之谜
印度种姓制度如何起源的
在印度的历史上,“种姓”是从哪里来的呢?
约公元前1500年,印度次大陆的平静被一支操印欧语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打破了。他们首先占领了印度“五河流域”(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旁遮普地区),同当地的土著民族达罗毗荼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结果,雅利安人征服了后者,并逐渐向东扩张,征服了整个北印度。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逐渐放弃了游牧生活方式,开始过起农业定居生活。与此同时,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
“种姓”即等级,梵语作“瓦尔那”(即“肤色”)。由于雅利安人是白种人,达罗毗荼人则皮肤黝黑,因此种姓制度实际上起源于入侵者把自己与被征服的当地居民在种族上隔离开来的企图。随着雅利安人内部的逐渐分化,各种社会地位被世世代代地固定下来,种姓制度就超出了种族压迫的范畴,演变为一种社会分层制度。
根据种姓制度的规定,人被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第一种姓,由雅利安人中的祭司阶层组成,他们世代执掌祈祷和祭祀,有时也参与政权,是古代印度的精神统治者;刹帝利作为军事贵族,是第二种姓,他们是古代印度的世俗统治者,国王大多出于这个阶层;其余雅利安自由民称为吠舍,是第三种姓,从事农、商、手工业;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第四种姓,称首陀罗,其中一些人是奴隶,职责是为上等种姓服务。很明显,第一、二种姓是统治阶级,第三、四种姓是被统治阶级,前两者虽然根本利益一致,但内部经常发生争权夺利的斗争。婆罗门自称拥有无上的权威,是人间之神和国土卫士,刹帝利则称祭司不过是国王的侍从而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位列第一种姓的婆罗门的总体权势从未超越过世俗国王。
印度自古代至近代,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但是种姓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历代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种姓制度经过长期演变,越来越复杂,在四个种姓之外,又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亚种姓。近代以来,印度上下曾做过许多努力,试图消除其消极影响,但是直到今天,这道印痕仍然深深刻在印度社会的肌体之上。为了维护种姓制度而炮制出来的婆罗门教,不仅是今天印度教(印度80%以上的人口都是其信徒)的前身,也对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提供了参考。
古印度最为著名的两部史诗是什么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印度最为著名的两部史诗。两部史诗皆起源于人民的口头创作,经过长期流传,前者大体定形于公元前五或4世纪,而完成于公元前4世纪;后者较晚,定形于公元前3世纪,而完成于公元前2世纪末。
两部史诗是以诗歌形式,包括有关上古时期的传说和神话,其中有颂扬英雄的诗篇,有哲学、宗教和法学的论述。在史诗中也有抒情、戏剧、艺术的成分,还有规诫性的箴言和各种科学知识。
史诗《罗摩衍那》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地在俱卢王国的东部,该诗反映了有关德干的一些知识。它讲述了罗摩王子和他的美丽妻子悉达的历险故事。悉达由于落入苛毒的继母所设的圈套而遭放逐,被锡兰的魔王抓走。最后罗摩在忠实的盟友、将军哈努曼的帮助下,救回悉达。一个阴谋使悉达陷入不平静的生活。由于被怀疑在被监禁期间贞洁遭到玷污,她企图自焚。但火神阿耆尼拒绝伤害她,她的纯洁由此得到证明。《罗摩衍那》被看作是理想男人和女人的典范,但对女性的规定却不令人满意。可能是在基督教纪元后的一个增补中叙述到,悉达由于不能消除人们对她人格的怀疑,又重返森林,在那里被大地母亲吞没。
《摩诃婆罗多》共18篇,长达10万颂(每颂两行诗,每行16个音)。这部史诗讲述的是婆罗多王族的两支后裔居楼与般度尹夺王位的故事。该史诗汇集了当时印度的政治、社会、经济、历史、宗教、伦理、文学、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成为印度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汲取素材的宝库。《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漫游”,全诗共7篇,24万颂,写的是居萨罗国阿逾陀城十车王之子罗摩与妻子悉达悲欢离合的故事,生动曲折,在艺术上独具特色,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很大。同时,《佛本生经》亦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民间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