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返利科技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正统观念主导着封闭的家乡人的意识,村人一直把懂些诗书礼仪的鲁家人高看一眼,尤其那时凡官司必看诉状写得如何,无论多么占理,不找秀才捉笔写状子,照样打不赢官司。可见封建社会对读书人的重视,决不仅仅是科举制的原因。因此鲁家虽然单门独户,多少年来竟也相安无事,并且可以称为养尊处优。而当民国治始###到来,匪患滋生,吏治混乱,也就是到了寅的爷爷这一代人的时候,村人视诗书如粪土。家族势力逐渐占了农村的上风。然而这时却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人擅自把他人的私有财产吞为己有,这可能与民国重视私人的民权有关……

奶奶年轻的时候,不仅漂寅,而且身体很好。她的信念就是为鲁家多生几个孩子。她生了七个孩子,三男四女。她果真为鲁家作出了破天荒的巨大贡献,可是四个孩子先后夭折,最大的女孩十四岁竟得肺病死去了。只剩下爸爸、叔叔和一个姑姑。叔叔竟是七个孩子中最柔弱的一个,奶奶无论如何想不到他能活下来,甚至一辈子就如同一个废人一样。而活下来的姑姑则又是天生有些傻的一个,而那些美丽漂寅、令奶奶欣喜若狂的姑姑们竟然一个一个夭折了。因此,奶奶的心不知撕裂过多少次。只有爸爸是奶奶的希望,也是最终没有令奶奶失望的一个人。但是,一生中,爸爸也无数次地让奶奶牵心动肝地操心挂念。但愿这是最后一次。奶奶总是这么默默地在心里为罹难的爸爸念叨着,祈祷着。

奶奶有一手好针线活。剪纸亦很精到传统。奶奶深得乡邻及其亲戚朋友的敬重。靠了这些,奶奶使寅的爷爷、叔叔婶婶等这一家人度过了大饥荒的年月,就连寅也是亏了奶奶。

奶奶的社交范围很广泛。早在抗战胜利那一年,寅的傻姑姑得了阑尾炎,住进了城里最大的医院—鲁西北第二人民医院。它的前身即晋冀鲁豫医院。再前身即华美医院—即美国人在民国之初建的一所医院。而这所医院就座落在京杭大运河与漳卫河的交汇处,这里又是临清市的老城中心……回民聚居区。这附近有三座清真寺,往北二里地就是京杭大运河上最大的舍利塔。我们的水坊村就距离舍利塔不到六里地,一出村口就可以看到高高的舍利塔。

在这所医院的病房里,寅的奶奶为憨姑姑陪床。傻姑姑又喊又叫。奶奶说:“你别叫,这是医院。”奶奶又给她嘴里掖了一只小手绢说:“你咬住它,疼得时候就使劲咬,别撒嘴。”结果弄得一屋子人都笑了,包括那些医生和护士们。傻姑姑竟也笑了。这时又来了一个患急症的女人。这个人病得厉害,面容都变成了黄色。一起跟来的女孩吓得只哭,跟来的汉子连声央求大夫说:“求求你们,看在真主的分上救救我的孩子他娘吧!”这是一个回民之家无疑。这时寅的傻姑姑就要进手术室了。但是面对刚来的这位女病人,大夫们面面相觑,表现出极大的为难情绪,那意思很明显……都是急症病人,人手、设备有限,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啊。这时护士推来了手术室的平板床,看着傻姑雌牙裂嘴的样子,奶奶上前说:“憨闺女,疼得厉害吗?”

“厉害。”傻姑姑说。

“怎么个厉害法?”奶奶问。

“一阵一阵古钻古钻的疼。”

“能忍住吗?”

“能。”

“好闺女,啊。”奶奶指着对面床上刚来的病人说:“你看这位大姐疼得要死,先给人家作手术行吗?”

“行,呜,呜,呜。”傻姑姑呜咽着说。

那回民汉子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扑通一声就给寅的奶奶跪下了,说:“我们回民不兴磕头,但是今天我要给这位大婶磕头,谢谢,谢谢。”

“快起来。”奶奶说:“谁的病厉害就先给谁治,也是天经地义。快上手术床!”

奶奶的通情达理,感动了所有的人。大夫们更为奶奶的慷慨行为所激动,竟不顾疲劳,连续作了两个手术,使那位回民危重病人与寅的傻姑姑都解除了病痛。

回民一家人非常感激奶奶。把最好吃的油香送给奶奶和傻姑吃。奶奶也把最好的香油馓子送给他们一家人。一来二去的说话,知道这家回民竟也姓鲁,那回民病人与奶奶同属猴儿,她恰比奶奶小一轮,就感觉很有缘分,就让她自己的女儿人认奶奶做了干妈,奶奶也觉得很投缘就与她结拜为干姊妹。奶奶豁达开朗热情,见他们一家人都爱喝手工挂面,奶奶特意每次作饭都煮手工挂面,放入小磨香油作明油,一股醇香扑面而来,奶奶总是做很大一锅,先端给干妹妹一家……

从此两家就象亲戚一样走动起来。回民向来朴实豪爽,不计得失。奶奶虽是女人,但从小受父亲道家思想的影响,却有男人般的大度,性格与干妹妹一家非常投缘。干女儿的穿戴都包在了奶奶的身上。尤其是奶奶为干女儿做的鞋,有的绣着芙蓉花,有的绣着老虎头,惟妙惟肖,非常好看。而回民一家则经常给奶奶送好吃的。后来他们家开了一家回民餐馆,奶奶家里就没断过牛羊肉吃。

返(7)

任谁也躲不过二十世纪中叶的大饥荒。寅的爸爸身遭政治厄运,对寅的奶奶如雪上加霜。若不是这样,每月会按时寄钱来,一家人总还有个依靠。而现在寅的爸爸被流放,妈妈又从工业局下放到了橡胶厂。二人的工资收入减少了百分之七十,再不能往家里寄钱。寅的二哥和大妹妹都是吃李村的李奶母娘的奶长大的,那时不能因奶孩子而影响工作。但是国家却发给足够的保育费和保姆费,足够养育孩子的需要,寅三岁以前在石家庄有专门的保姆。现在爸妈的许多待遇已经取消了,可李奶母娘每月按时来要工钱。其实,二哥早已断奶,却再也离不开奶母娘,每次爷爷把他接回来,他每天总是哭,无奈,只得再送他回八里外的李村。大哥在城里上中学也需要钱。这时偏偏奶奶又把寅领回家里来,一家人的生活就更成了问题。而这时的水坊村已经开始饿死人了。

一九五九年,村里的大食堂开始每人一天供应一个玉米面窝窝头,后来每人供应一个高粱面窝窝头,再后来每人每天供应一个糠窝窝头,并且窝窝头的个头越变越小。一家人一天的饭不够一个人吃一顿的。随着饥饿的恶性循环,人们的眼睛变得越来越蓝,每天都在寻觅着充饥的东西。地里的野菜还没有长出来,于是乎喂猪的红薯叶和喂驴牛骡马的棉籽饼成了上好的“粮食”,都通过人们的泡、蒸、煮、馏进入了人的食道、肠胃,于是乎,人们远离了烹、炸、炒、煎这种基本的做饭方式而采取了泡、馏、蒸、煮这种及其原始的类似于给猪馇食的方式。随着春暖花开,树上绿叶长出来了,地里的野菜长出来了,人们又找到并发明了新的吃饭方式。

寅在这个家里享受着最高的待遇。首先寅能吃饱。其次,当大家吃红薯叶子的时候,寅仍能吃上糠窝窝头。但是连续吃了七天,寅就有三天没有大便了,但是寅觉得自己的肛门到直肠这一段象有石头一样的东西死死地堵着。他就上茅房,但是无论如何不见一点动静,他憋住气使足劲,直到把脸憋得通红,仍不见一点动静。他吓得高声哭了起来。奶奶知道怎么回事,掂着一把老锁的钥匙走过来说:“别哭,别哭。来,奶奶给你掏。”我把腚撅起来,一任奶奶象掏石灰渣子一样一点一点的掏出来。奶奶边掏边说:“哎,作孽啊,老天爷爷,睁开眼看看,叫这么小的孩子遭这样的罪,这是咋说哩!”

这时在东屋住房的供销社由保管一家人也搬进供销社去住了。在此以前,由保管一家在东屋住了近五年。看着寅及附近的各家都在挨饿,觉着尴尬,就搬到供销社大院里去了。由保管家的大平比寅大一岁,有时跟寅玩得好,有时跟寅闹别扭。大平个子大,有力气,寅打不过他,总是受他的气。一次,大平象往常一样揪住寅的衣领就想把寅拉一个趔趄,寅伸嘴就咬住了大平的袖子,吓得大平立即松了手。。。。。。

寅再也不敢吃糠窝窝。但是依然被饥饿折磨着。一天上午,寅跟随爷爷去公社的养猪场——想不到人这么挨饿,竟然还能养活好多头猪。寅就更感到奇怪,就跟爷爷去养猪场。

爷爷大概也在养猪组。养猪场在村东的公路南面,往南、往东都是田野,地点很朝阳。想不到这些猪圈都修建得比村民们住的房子还漂寅,最起码比养猪场里的那座两间屋的房子要好。寅太矮小,看不到圈里面的猪们,爷爷好象也不想让他看到里面的猪。这时正值春天,还有些许凉意,寅就在猪圈前面的空地上投坷拉玩儿,爷爷则去西侧那两间屋里去了。

寅玩了一会儿,就有一股强烈的甜丝丝的味道,其中还夹杂着一点点香味儿飘了过来,饥饿中的寅对甜味及其敏感,他以为爷爷在那个小屋里给他做好吃的,让他好好地解解馋。于是寅就扔下土坷拉,朝着飘出甜香味儿的地方——那两间屋里去找爷爷。

一进屋,但见屋里还有两个人,两个人都比爷爷的年纪要小许多。寅看见火炉上的确炖着一只铁锅,锅里也的确冒着热气和香甜的气味,其中一个年轻一点的人正用一把铁勺,正在搅动那里面的食物。见寅进来,那两个年轻人诧异地停了停手中的勺子,看了寅一眼,就继续搅拌锅里的食物。爷爷则站在一边,嘴里馋得几乎要流出口水,寅同时还看到爷爷的喉结在不停地滚动着,和寅一样,爷爷已经控制不住这种甜香的诱惑了。

寅以为锅里的甜粥做好后就会给爷爷和自己每人盛上一碗的。所以寅就显得很有耐心的样子,认真地等待着喝那香甜的粥。那的确是高粱面的粥,并且用文火熬得很到火口,再加上两个年轻人的不断搅拌,因此那甜香味儿越发浓郁起来。

直到搅拌得快结疙渣,那两个人才罢手,寅就用目光先找碗,却没找到,寅以为那两个人一定知道碗在哪里,所以就耐住性子等。结果那两个年轻人首先拿过一只铁筲,往那筲里盛那甜香的粥,寅看到没盛一勺,爷爷的喉结就滚动一下。一共滚动了十九下,锅里就干净了。寅以为一定会给爷爷和他自己剩一些的,现在看是不会剩在锅里,那么是要去别的屋里与别的人们一起吃吗?

那两个人提着半铁筲甜香的粥出了两间屋,寅就紧紧地跟在他们身后,以为总会和别的人一起去吃这半筲粥。但是眼看着那两个人径直朝猪圈里走去,寅这才明白,这甜香的粥竟然是猪食……

7

无奈奶奶就领着寅游走于城里的两个姨奶奶家。一个就是奶奶的干姊妹回民姨奶奶家,另一个就是奶奶的表姊妹刘姨奶奶家。几乎寅每天都随奶奶进城。寅虽然感到有些累,但是进城能吃上白面卷子和羊肉包子,并且每次都是连吃带拿,回来后还能吃上好几天。有时候寅还跟奶奶一起住到回民姨奶奶家里。

。。

返(7)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