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举人已经算是一只腿踏进了官员门槛,算是统治阶层的一份子。
他们对现在的吏治状况清楚的很。
很有可能自已的家族也在其中捞取好处。
比如优免徭役,减免赋税,荫庇隐户,转嫁税赋……这些事大家都在做,谁家不做就是成了出头鸟,成了异类。
刘统勋家就是打死不做这些事,在山东便是有名的异类家族。
也弄的自已家境穷,一个举人上京,身上只带着几十两银子。
谈起这些事,这些举人既是忧心吏治不清,可能几十年内就会有大变故。
又是不愿吐出自已家里的好处……
这就是矛盾之处。
宏观大事和关系自已的微观小事的矛盾冲突。
王安国和刘统勋没这方面的顾虑。
哪怕四周全是占好处的官绅家族,他们两家也是相当克制和保守。
两人也不太参与讨论。
毕竟他们觉得,消化贾芸的文章还需要时间。
随着钦天监,户部,翰林院,国子监等衙门研究和确定,天时人口论的价值还会越来越高。
到时候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
等资料更详细一些,研究起来才更有意义。
两人参加这种研讨文会,也是看着贾芸受到认可和尊重,两人都是心中高兴的很。
“我已经和书局那边打过招呼了……”刘统勋喝了一口酒,原本黝黑的脸成了黑红色:“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我各要一套。书局那边说了,如果王兄你也要,也算成本价给咱们,不过百两左右一套便可。”
“啧啧,刘兄也成了有钱人了,百两银子说花就花……”
王安国戏谑,刘统勋笑道:“这得谢咱们东主。”
虽然两人已经离职,在昨日傍晚,书局的周致诚亲自跑了一趟,给两人各送了五十两银子。
三节两寿给一个月薪俸,他俩刚离职不久,书局还是将年节的加薪给送了来。
按当时请幕僚师爷或是私塾老师的习惯,三节两寿加薪俸也是惯例。
三节就是端午,中秋,春节。
两寿就是孔子的诞辰和入职者自已的生日。
这是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