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卜氏激动。
贾家几十年前显赫之时,贾赦和贾敬等嫡脉都先后授给勋卫,只是贾赦后来不战而逃,前途尽毁,贾敬弃武从文,考中进士后遇到义忠亲王败事,也是前途尽毁。
贾家也就是打那时败落下来,卜氏嫁入贾家二十来年,也是看着贾家一路败下来,再无人获得圣眷,得到殊荣。
此时此刻,看到自已儿子得赐勋卫,获得三品武袍和银制腰牌,上面刻有贾芸的姓名,身状,籍贯,卜氏手抚银牌,泪如雨下,心中真的是百感交集。
但这还只是开始。
赐的白银用托盘送入,然后是表里,丝,绢等物。
这也是难得的体面。
贾珍和贾蓉父子还得到光禄寺领年赏,钱不多,就是一份体面。
现在贾芸这里也是有了,有了勋卫和绣衣卫官职,就算不实任,每年的年赏和俸禄是少不了的。
原本这也是皇家笼络勋贵的手段而已。
接下来,就是更大的惊喜。
贾芸获得了骑都尉世职!
骑都尉,云骑尉,轻车都尉。
最少能传承三世!
也就是说,虽然底蕴和贾家本宗嫡脉没法比,但贾芸这个疏宗分家,也是完全能够挺直腰板,宣称自已也是勋贵世家!
这就叫卜氏高兴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要不是时间太晚,她当时就想出城,去贾芸父,祖坟前祭祀告慰先祖!
这等事,比贾芸得一万两银子还叫卜氏高兴。
贾芸得到的这个世职,完全能叫这个小家成为一个家族,并且最少能兴盛百年。
哪怕不如现在这么风光,但子孙凭着这世职,富贵百年问题不大,总不至于如贾芸小时候那样穷困窘迫了。
这个世职,也等若是一个万亩庄园了。
大周的勋贵世职比前明可难得多了,要不是贾芸屡次以文章建功,第二次更是歪打正着,帮着隆正帝打破景和旧臣的藩篱,撬开了一个足以破局的大洞,隆正帝也不会如此大方授给贾芸世职。
这些事,令贾记书局内外都是喜气洋洋。
卜氏更是高兴的了不得。
心中更是有了急迫感。
贾芸连世职都有了,但媳妇还不知道在哪里!
同时也是庆幸……
还好没有把贾芸的亲事给定下来,要不然现在铁定是亏大了。
母子二人穷困潦倒的时候不必提,空有贾家族人的身份,卜氏还得在灯下纺线才能有一口吃食。
这样的条件,只能娶贫民百姓家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