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钱庄代理湖州府库的事办成后,胡雪岩的丝行也在湖州最热闹的街道开张了。胡雪岩以为凭着王有龄在湖州的权势,养蚕人家就会源源不断地将生丝送上门来。但出乎他的意料,丝行开张十几天了,却连一个顾客也没有,眼见得别的丝行生意兴隆,交丝人排着长队,有的丝农为了卖丝,整夜的在外面排队。胡雪岩不得其解,决定派出几名伙计去打听清楚。
几天后伙计们都回来了,将打听的情况汇报给胡雪岩。
原来,湖州的丝业长久以来就归当地的安顺堂帮会调遣,安顺堂虽然只是一个民间帮会,但它的来历却非同小可,竟是前朝“洪门”的后人,势力庞大。朝廷迫于无奈,只好改剿为抚,企图笼络人心。
安顺堂在湖州的主要财源,就是垄断湖州的生丝收购。丝米之乡的湖州盛产生丝,每到收丝季节,安顺堂就派人保护丝道的安全畅通,维护丝行的贸易秩序。而丝行同业也按一定比例,缴纳商贸保护费给安顺堂。大家相安无事,互不侵犯。
想在湖州大捞一笔的胡雪岩,自以为仗着王有龄的权势,未经安顺堂许可,便贸然开设丝行,这显然触犯了安顺堂在丝业上的利益。只是安顺堂摄于知府大人的权势,不想公开为难胡雪岩,于是暗地里吩咐养蚕人家,不准卖丝给胡雪岩,用这种方法和胡雪岩对抗。
安顺堂所下的命令,在当地蚕农中有如圣旨,违抗不得。他们都十分清楚,如果抗逆安顺堂的命令,就是违犯了洪门家法,轻者棍打、挂铁牌,重则活埋。
听完了伙计的话,胡雪岩责备自己太过粗心大意,考虑事情不够周全,竟然忘记了江湖弟兄的存在。所谓“到了乡门,先拜土地神”,安顺堂就是湖州的土地神,如果没有得到它的允许,自己一分钱也休想赚到。说不定还会亏大本!思索片刻后,胡雪岩决定准备一份厚礼,亲自去往安顺堂拜见帮主金麻子。
安顺堂帮主金麻子,在湖州声名显赫,他的祖父就是洪门的大首领之一。金麻子生性倔强,争强斗狠,武艺高超。据说有一次,安顺堂的弟兄聚众械斗,被官府缉拿,金麻子挺身而出,直接面见知府大人,力保洪门弟子无罪。知府见金麻子乃一个粗鲁野夫,不把他放在眼里,于是开玩笑说:“你也没有多少家产,你拿什么替你的弟兄担保,如果你能把你身上的肉挖下来作保,我就不再追究!”说完,知府用轻蔑的眼神看着他。
“此话当真?”金麻子瞪着一双牛眼看着知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知府大人说的话,还会是假的不成?”
知府大人的话刚说完,金麻子就从腰间拔出一把锋利的牛耳尖刀,大步走到堂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用刀尖从自己的两颊挖起肉来,只见鲜血淋漓,吓得知府大人急忙捂住双眼。金麻子面无惧色,一口气挖了十五块蚕豆大的肉块扔在知府大人问案的桌案上,刚好抵押十五个弟兄。知府看了大惊失色,哪还敢去数那血淋淋的肉块,当场放了洪门弟兄。还赐酒给豪气干云的金麻子。
从此,金麻子的脸上虽然布满了十五个肉坑,成了名副其实的金麻子,但他在洪门和湖州的声名一时大震,谁提起金麻子,都是啧啧称奇。
听了金麻子的轶事后,胡雪岩心中想到,像金麻子这样的滚刀肉,只能成为朋友,不能成为敌人,不然以后休想在湖州混下去。
在一个帮中弟兄的带领下,胡雪岩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安顺堂。来到门前,胡雪岩见金麻子早已在门外等候,胡雪岩抢上一步,满脸堆笑,拱手作礼,一阵寒暄:“在下胡雪岩,久闻金堂主大名,今日贸然前来打扰,实在不好意思。”
此时金麻子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面上冷若冰霜,怒视胡雪岩多时,突然开口:“客从何山来?”
胡雪岩知道金麻子在用江湖语言向他问话,便也用江湖语回答:“锦华山。”
“山上有什么堂?”金麻子又问。
胡雪岩行走江湖多年,曾结识一个名叫苏三的青帮头目,他教了胡雪岩很多江湖口语,没想到今日真的用上了,他马上接口:“八宝琉璃白玉堂。”
“水是什么水?”
“九九归一长流水。”
金麻子的语气一下子缓和了许多。他略作停顿后又问:“三子结拜?’
“义重桃园。”
“天下大乱。”
“英雄鼎立。”
“来客知书识礼,听说会作诗?”
“诗不会作,会吟。”
“吟来我听。”
“锦华山上一把香,
五祖名声到处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