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壹玖捌柒是什么意思 > 第五章 最后一枪(第1页)

第五章 最后一枪(第1页)

老农城银行门前,大雨冲散了人流,在这个我市罕见的强对流天气里,原本人头攒动的步行街也没了往日的生气,来来回回的都是些低头赶路,步履匆匆的上班族,并无一人驻足停留。

麻小驾车,绕着单行路转了一圈,将于树和方洁放在了一家咖啡馆,随后带着王海棠去了老惠丰银行。

这家咖啡馆东侧有一面落地的玻璃幕墙,于树选了个好位置,点了两杯咖啡,二人相对而坐,目光穿过玻璃幕墙,刚好将老农城银行正门前40-50平米的一片区域尽收眼底。

“方老师,你说,老陈今天会出现吗?”于树看着大雨,满眼担忧。

“姜警官不是说了吗,他师父今天会来,知师莫若徒,你别担心了。”

于树点了点,将手肘支在了桌子上,手掌托着腮帮子,努力地给方洁说着笑话,讲述着自己当年还是搏击运动员时的赛场雄风、与陈大兴和王海棠组成探组后破解案件的曲折离奇,奈何方老师似乎对这些都不敢兴趣,只是低着头,搅弄着咖啡,时而看看雨幕之外,时而看看桌面上的手机。

“方老师,你是在等电话吗?”

“咱俩的事。。。。。。我跟孩子说了。”

“孩子?”

“对!我有个儿子,在国外工作。”

“他。。。。。。什么意见?”

“我说的可能有些突然,他工作很忙,咱俩的事,他要好好想想,说。。。。。。今天回复我。我想着,如果孩子不赞成。。。。。。”

“会的!孩子会赞成的!”于树声音都变了调,再也提不起说笑话的兴致,拄着下巴,和方洁一起盯着手机,心脏咚咚乱跳。

与此同时,老惠丰银行门外的雨幕之中,姜翰鹰撑着雨伞小跑到了银行门前。他缓缓闭上眼,回忆着案卷中对三十年前这一天的记载

三十年前,陈大兴和唐静扮做取钱的群众,混入了办事大厅。

三十年后,惠丰银行的老楼已改成了一家博物馆,今日暴雨,游客稀少,姜翰鹰收了伞,向门口的售票员买了一张门票,迈步走了进去。

楼内,墙上挂满了老照片,照片下面是一个个玻璃展柜,陈列着老银行留存的一些金银钱币、特殊纪念币、布票、粮票、油票等。二楼是纪念品商店,今日没有营业。一楼内,游客约有40多人,各自散落,或是举着相机拍照,或是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的聊天,还有两个主播攥着手机正在开直播,一群中学生穿着校服,带队老师在门口等候,学生们在导游的引导下,散落着队形四处走动,姜翰鹰把雨伞立在门边,绕着大厅踱步,脑子里模拟着场景,想象此刻自己就是陈大兴。

“银行内部,高约5米,厅为圆形,约300平米,二楼未营业,可将这片空间推定为一体积为1500立方米的圆柱体。如果想要隐藏其中,站立的位置必须满足几个条件,首要一点就是视线,师父是藏匿的高手,他必须要保障时刻能够观察到每一个从入口进来的人,对了,入口!”

姜翰鹰左右扫视,银行大门有两处,一是正门、二是侧门,两道门都是对开。正门是售票的入口,侧门是参观完毕后离开的出口,以大厅正中为圆心,分别用一条线连接正门、侧门的门缝线,两条线的夹角约为120度。

“人的眼睛,单眼的水平视角最大可达156度,双眼的水平视角最大可达188度,两眼重合视域为124度。以124度为标准,再画两条直线,延伸到大厅墙壁停止,可得一扇形,以脚下所占位置为原点不断移动,能够同时观测到出口和入口的绝佳位置并不多,除去展柜占掉的点位,一共就那么几个。”姜翰鹰抬起右手,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按照陈大兴教过他的方法,想象周边所有的灯同时熄灭。

“啪——”一声开关响,姜翰鹰陷入了一片黑暗。他缓缓睁开眼,侧身向黑暗深处看去。

“吱呀——”不远处一扇大门洞开,门外是一片惨白。

“吱呀——”又一闪大门在他身前洞,门外依旧是一片惨白,与此同时,姜翰鹰的脚下亮起了一圈暖黄色的光圈,像极了话剧舞台顶上的射灯。

“咔!”伴随一声响指,又有数个大小不一的光圈亮起,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有的连在一起,有的散落一边。

“太多了!太多了!是哪个?是哪个?”姜翰鹰心里泛起了一阵莫名的焦躁,心脏咚咚乱跳。

就在这时,一串皮鞋踏过瓷砖的脚步声缓缓走到了姜翰鹰的身后:

“兔崽子,只能到这里了吗?”陈大兴的声音徐徐传来,

“师。。。。。。师父!”姜翰鹰猛地转过头去。

“你叫谁师父?”说话的人呵呵一笑,仰起头露出了一张和姜翰鹰一般无二的脸。

“你是。。。。。。”

“你师父不能给你当一辈子的拐,你需要的东西,他都教过你,你仔细想一想,是不是遗忘了什么!”

姜翰鹰对面的“自己”微微一笑,从兜里掏出了一只烟,用牙咬住,缓缓退入黑暗,就在他的身影即将消失的一瞬间,他忽然抬起右手,指尖捻着一枚打火机,拇指一挑,“嚓”的一声,点着了一只火苗,火苗跳动不止,点燃了香烟,香烟燃烧,在黑暗中闪烁着一只红色的光点。

“等等!光点!红色!什么是红色?那光点又是什么?是它!是它!视频监控!”姜翰鹰猛地张开了眼,抬头扫视大厅四周,在距离地面4米多高的位置,各自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视频监控,视频监控黑色的摄像探头内就亮着红色的指示灯。

“对!躲镜头!一个合格的藏匿者必定要躲着探头行动,要么遮蔽头脸,要么迅速移动,避免被拍下影像,而一个优秀的隐匿者,站立的位置一定在摄像头的死角。”姜翰鹰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警察,对监控摄像头非常了解。

公共场所的视频监控,有两个关键指标,一是视角,二是视距,通常情况下,视角和视距呈反比。视角越大、视距越小,不同尺寸的镜头视角、视距不同,2。8mm至4mm镜头视角较大、物距较小,多用于储藏间、电梯间等狭小密闭处。8mm的镜头最佳监控距离10m至20m,多用在室外道路、胡同小巷等场景。12mm的镜头主要用于监控特定位置,比如公共场所出入口等。此刻,老惠丰银行安装的这四只监控探头就是12mm规格,最佳监控距离20m至30m,视角约为122度。

姜翰鹰抬起头,看着四只摄像头,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模拟摄像头覆盖的区域,将地面上出现的光圈点位一一排除,等到他再睁开眼的时候,大厅内只有一个点位还亮着灯。那个位置距离姜翰鹰约有8米,站着一个清洁工人,鸭舌帽压到鼻梁上,身子被清扫推车挡住,看不清身高体貌,今日天阴光暗,他的面目隐在不甚明亮的灯影之中,来来往往的游客在他身边穿行,不利于姜翰鹰目光聚焦。清洁工正在弯腰拖地,棉布条捆束的拖布头在瓷砖铺就的地面上懒洋洋地“涂抹”。姜翰鹰放轻脚步,缓缓向清洁工走去,在距离清洁工五步左右时,清洁工拖地的手猛地一停。

他察觉到了姜翰鹰。

随着距离的拉进,姜翰鹰的目光穿过人群,缓缓聚焦定格,那清洁工不闪不避,将拖把靠在墙上,缓缓直起了被清扫推车遮住的身型,同时向上推了推鸭舌帽,摘下了脸上的口罩。

这张脸,姜翰鹰认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