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北洋1917精校 > 第388部分(第1页)

第388部分(第1页)

发动机:1xchinaeagleixv8,360hp(265kw)

最大飞行速度:180mph?(290kmh)at色alevel最大飞行距离:?700迷(m)

最大飞行时间:?4hr45m

实用升限:25,000ft(7,620m)

爬升速率:1,800ft迷n(548m迷n)

武器:

guns:2xbrowning12。7mmaircraftgunbombs:?4x245lbor8x125lb??(450kg)ofbombs由于at18大量采用了铝合金结构和全金属蒙皮,特别是将安装使用重量更轻的中华鹰ixv8引擎,因此飞机的自重比起fr18轻了约100公斤,而最大起飞重量则依然能维持在1352公斤的量级上,这使得at18战斗攻击机的速度、爬升率、火力、飞行高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但安装了2门勃朗宁12。7mm大口径机枪,而且携弹量也从300公斤提高到了450公斤,将来对地攻击时火力大增。

在7月底除了at18完成了设计方案开始正式研发之外,王庚当初提出要求研发的油箱中弹后自封闭技术和流线型副油箱设计的研发工作同样进入了尾声,并准备率先在at18掠夺者战斗攻击机上使用。

根据王助、巴玉藻上报上来的at18研发进度,这款最新型的单发单座下单翼金属结构战斗攻击机,将力争在10月份完成样机试飞和定型,预计11月的生产数量为24架、12月为48架、到明年1季度,产能将扩充到月产120架的程度。

为了解决at18正式服役前联军航空队的战斗机损耗,早在7月初,王庚经过思量考虑了再三,决定临时向美国方面再采购300架美国生产的色5补充联军航空队,当然,账得先赊着,事实上在王庚前世,色5英国人自己只生产了1300多架,剩下4000多架限于英国国内产能的问题,都是授权美国生产。

这300架美国生产的色5将于八月底运抵海参崴,之后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一路运到伏尔加联邦前线来,由于乌法到萨马拉此时并没有铁路,因此,在不断拓宽和加固整修萨马拉到乌法的公路的同时,萨乌铁路的修筑也成为伏尔加联邦内阁总理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最近着手的工作重点。

由于日本企业在中国境内的铁路修筑工程中赚的钵满盆满,所以伏尔加联邦境内的铁路公路工程,王庚大手一挥继续给了日本算是个不小的人情,当然,此刻联军副参谋长田中义一更满意的是替日本争取到了500个联军航空队第1期飞行学员的名额。

这个上午注定是繁忙的上午,这边关于成立联军航空队萨马拉航校,招收联邦籍、日本籍和中国籍各500名飞行学员的事情刚定下来,一个作战室的日本参谋匆匆前来,手里拿着最新收到的电报。

“报告总司令,莫斯科来电,苏俄红军在南线和高尔察克大打出手,对方希望我们提供高尔察克主力位置和兵力部署情况!”

前来报告的赫然就是负责作战室上午值班的参谋之一、日本陆军大尉龟山小太郎同学。

1918年7月29日8:00萨兰斯克苏俄伏尔加河方面军第1集团军司令部“同志们,局势很严重,高尔察克的西路军主力向我们扑过来了,根据方面军司令部转达的莫斯科情报,高尔察克南下的西集群由顿河骑兵第3、第4、第5、第6师、和第7师五个哥萨克骑兵师组成强力骑兵集群,配备10个炮兵连和10个重机枪营,这波白卫军总兵力近6万人,由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亲自指挥,哥萨克大首领罗曼。米哈伊诺维奇。克拉希尔尼科夫骑兵上将担任副手!”

“方面军司令部判断,高尔察克西路军行军路线是从切博克萨雷向西南方向运动,目标直指我们萨拉斯克,准备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正在重组和恢复的苏俄伏尔加河方面军第一集团军,要命的是,布琼尼的第1骑兵军已经提前向东面运动,准备去和吉季斯的第十集团军会合,我们当初留守萨拉斯克等待粮食弹药补充后再行动的决定,现在看有点仓促。”

在作战地图前用指挥棒指点着说话的是第1集团军的政委兼参谋长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科博泽夫,在王庚前世,这厮后来担任苏俄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东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主席,当然此刻,苏俄东方面军已经不复存在,科博泽夫算是傍着方面军司令斯维尔德洛夫的粗腿,混了个集团军方政委不说,还兼任了参谋长。

苏俄第1集团军司令部就设在萨拉斯克市政府大楼里,作战室还算宽敞,这座城市作为第1集团军和布琼尼第1骑兵军的集结、重组和整编所在地,过去半个月里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粮食的缺乏

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萨兰斯克的命运

由于第1集团军的重组以从伏尔加联邦战俘营遣返回来的原第1集团军那些坚持要求返回苏俄的战俘们为主,因此,当从吃穿不愁的联邦战俘营,回到满目苍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萨拉斯克后。

部队的军心一直浮动,巨大的反差和饥饿,使得不少几天前还信誓旦旦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第1集团军的战俘们,在饥饿和同样饥饿老百姓仇视的眼神中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选择留在伏尔加联邦的红军战俘们这会儿可都是换上了崭新的联邦新军服了吧,听说伙食比在战俘营里三顿不愁还要好的多,巧克力、糖果、茶、咖啡、烟都是日常军配给品,更不要说还发军饷。

那些参加了乌法战役原来又属于白卫军阵营的联邦士兵们,立功不但有勋章奖章啥的,甚至还有授勋田,伏尔加河两岸肥沃的土地啊,这就板上钉钉成了联邦士兵攒下的家业了,我们回到苏俄这边有什么?连口粮食都吃不上,每人每天只能领到400克大麦和黑豆,那玩意是喂马的吧,人吃了涨肚整天光放屁了,饿的头晕眼花难道这就是我们选择的道路?

所以这半个月来,苏俄第1集团军的重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下属各师每天就有几十上百的逃兵在溜号,不是往东跑,就是往南跑,反正这会儿伏尔加联邦也在整编部队,上哪当兵不是当兵,起码能混口饭吃不是?更何况,这会儿伏尔加联邦和苏维埃俄国是友好邻邦吧?那就不是敌我关系,跑伏尔加联邦去不能算投敌不是?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别说那么多马后炮没用的东西,据你判断,高尔察克的西集群主力已经抵达了什么位置?”第1集团军司令员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一边低着头卷烟,一边问自己的新任政委兼参谋长,由于小图同学千辛万苦刚返回部队才3天不到,所以原来的集团军代理司令员科博泽夫显然更熟悉部队的情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