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百度百科 > 第1693章(第1页)

第1693章(第1页)

陈到看同僚愁眉苦脸之状,忍不住追问。

廖化在营中也不着甲,看起来满营新兵都有些懈怠,廖化悲催地说:“就上个月下旬开始,又出新麻烦了。冬天好不容易挖掉的土,挖出来的河道雏形,居然又长回去!

挖掘位置两旁的土石,竟似活的一般,开春之后不久,硬生生每天见风就长。一开始我们还不信这个邪,以为是徭役的新兵偷懒,前几天谎报了挖掘量,就催督加把力多挖一点。

谁知那土石还是继续往外涨,后来连工部国尚书都觉得诡异了,下令停工五天观察一下,结果居然博望这边累计有二十多里的河道,重新长没了!叶县那边也有一些长回来的,不过没那么明显。

现在人心惶惶,大家都无心干活了,监工也无计可施,根本连每天的挖掘量都无法统计,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偷懒。反正挖得少的,就说是河床自己长回来了,也没法对证,趁机偷懒的民夫十有七八,唉。还有人说司空这是逆天而行。”

陈到听完之后,大吃一惊,觉得简直是闻所未闻。

泥土和石头居然会自己生长愈合?这特么是什么山海经夜谭!

“能带我去看看么?明天司空就到了,你们这样怠惰就不怕被处分么。”陈到急道。

“看是无所谓,但又解决不了。”廖化宗预都是一副已经认命了的样子。

随后,他们就策马出城,带路引陈到到工地。果然现场沿着河道走了几十里之后,发现有些河段已经开挖得比较明显了,有往下挖了四五丈深。

但有些位置只是看上去有挖动的痕迹,不过深度只有一丈多,甚至几尺,要不是有工程画线的石灰粉堆在预开挖位置两侧、指示工程量,甚至都不一定会觉得这儿是一段施工中的运河。

(到时候的河道深度没那么深,因为要翻山,所以挖下去的深度普遍比较大,桐柏山上往下挖五丈,都还没到淯水源头的水平面)

不过,看这些静态的状态,陈到也看不出问题来,他不知道这些东西真的是一开始就没挖,还是重新长回去的。所以他托廖化引见,见到了工部尚书国渊,向他请示。

“国尚书,明天司空就要到了,他派我来打前站接待,顺便肃清沿途。元俭他们和我说这运河河道有土石自然生长,您能不能今天让工匠们再集中某一段挖上一天,对最终挖的深度做个测量、画个标注。

明天司空来的时候可以看看有没有明显长回去,我也好帮着做个见证。毕竟司空军务倥偬、日理万机,怕是没那么多时间在工地上连续观察好几天。”

国渊倒是不想怠工,他只是最近这十天里确实被这个新情况整活得郁闷了,陈到这么说,他也愿意配合再试验一次。

于是,国渊亲自召集了好多带领新兵服劳役的都尉、军司马,吩咐他们迎接视察、配合司空派来的陈到做个实验见证一下。

大家听说是为了向上面反映情况,才重新鼓起士气,疯狂猛挖了半天,入夜后还打着火把继续干活。

国渊集中了几万人挖一段几百丈长度的试验河道,而且正是之前土石生长最严重的,四成新兵猛挖,还有六成负责担土运到远处,累了之后还有预备队轮班。

因为投入巨大,不计成本,算上夜里开工的时间,竟然大半天之内,就把这段三里长的试验河段,多挖深了两丈、截面宽度也有则有四丈。

一直到二更将尽,国渊才吩咐停手,还给挖土运土的士兵都额外加餐,这一天士兵们都吃了五顿,全部是干饭,还有两顿是抹了猪油酱油的馒头,才算是安抚住了重劳力的辛苦。

停手之后,国渊派了测量员,当着陈到的面,先做了标记,然后测量了挖掘深度,记下数据,他和陈到都在数据上签了字,以示今晚这个挖掘成果是公证过的,明天要是涨回来与人无尤。

最后,国渊才宣布把旁边准备好的一个蓄水池挖通,把水引过来先淹没这段新挖的河道。

陈到不解:“为何要放水淹河?”

国渊:“这河床土邪性得很,一开始我们也没摸清生长的规律,后来发现浸水才会长,不过这也不奇怪吧,万物生长不都需要水。

之前冬天的时候开挖的部分没涨回来,估计也是因为冬季缺水,不怎么下雨,山雪也都封冻积累。

三月开春之后,桐柏山高处积雪融化,汇流成凌汛,顺着低洼流淌下来,所以就是最近半个多月开始有河土回涨的问题。

但这事儿是没办法的,未来要修运河,河床肯定是要常年泡水的,哪怕知道这个土是遇水才长,你也没法让他不遇水啊。

所以这个问题肯定非解决不可,否则这河就挖不了了,明日司空来看的时候,我会把水现场放出去的,但哪怕放干了,土还是已经长好了,不信你明天看。”

……

陈到也被这事儿折腾得,跟国渊一夜在工地上没休息好。

次日,李素总算来了博望,随后立刻被引来工地上,接见国渊为首的工部官员,顺便视察工作。

项目重要,所以诸葛亮、桓阶等人也都跟来了。至于之前刚刚收服的那些工程人员,不管是马钧还是罗马来的提图斯,也都一起观摩学习,李素还指望他们说不定能给出些技术意见。

李素一出现,现场场面就有些失控,无数军官和新兵、被征徭役的百姓,都跪在道旁,求李素收回成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