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城内的精锐战兵已经从攻城战刚开始时的三万人,下降到了一万多人。弓弩手的职责,有相当一部分被原本没怎么用过弓弩的近战兵种替代。
因为蚁附登城近战肉搏的需求较少,袁熙麾下的近战兵种原本是负责往城下投掷滚木礌石、灰瓶金汁的。
现在灰瓶和热油早已用光,连丢滚木礌石的兵源,都换成了临时强拉来的城中民夫,战斗力愈发捉襟见肘。
城中的百姓,原本对于袁家还是挺有好感的,主要是看在当年袁绍杀了公孙瓒,为刘虞报了仇的份上。
而且袁熙在战前还反复宣扬“公孙瓒是刘备师兄,刘备不顾恩主刘虞对他的提携,忘恩负义”,这座作为曾经刘虞大本营的城池,民心才能暂时被袁熙暂时忽悠、帮他坚守那么久。
但随着袁熙这样强拉百姓填充战线当炮灰、丢木头石头抵抗,也把袁家六年来在蓟城积累的恩德和民心渐渐丢光了,不出一月,蓟城必陷。
大部分百姓已经渐渐醒悟,开始藏了仅有的口粮,东躲西藏躲避袁军士兵的搜捕,不愿意被拉去当炮灰。
还有很多人渐渐了解到了城外张飞军的宣传,得知刘备并不反对刘虞,也并不承认公孙瓒。
刘备反对的只是“刘和不孝害父,当初被袁术抓获,同行不轨,导致刘虞名声受损,后来被公孙瓒找借口杀害。父亲死后他又为袁绍所挟,祸乱天下”。
在这样的宣传口径下,渐渐有人相信刘备是“只反刘和,不反刘虞,甚至承诺将来打倒挟汉逆贼后,还会让刘虞的其他儿子继承燕王职位,并且承诺不杀刘和,封为违孝侯”。
这种把刘和和他爹区别对待来看的宣传口径,终于是渐渐瓦解了幽州最后的刘虞大本营的人心。
百姓都开始东躲西藏后,城内袁军还能抓到的壮丁,就只能是那些铁杆忠于袁氏和刘和、不肯躲也不好躲的了。这些人在战场上被进一步消耗之后,对于将来彻底安稳统治幽州,显然是扫清了障碍。
第873章我笑那李伯雅无谋,诸葛亮少智
“袁熙看样子是时日无多了,进度比想象的还快一些,最多一个月,必然取袁熙首级。”
随着又到傍晚时分,张飞从蓟县城南的攻城望楼上下来,一天的攻城战差不多算是停歇了。
看得出来,张飞对进展的速度还是挺满意的。袁熙估计是看不见中秋的月亮了。
最近这段时间,每天拿着望远镜、登楼观望督战、调度部队调整主攻方向,已经成了张飞作息的日常。
不过,今天却稍稍有些不同。他刚刚爬下望楼,就发现庞统在楼下等他。显然是因为庞统身体武艺不行,恐高不便爬上去奏报,所以等了他好久了。
也不等张飞站稳,庞统直接拿了一份情报递给张飞:“辽东糜府君来报,前天他几艘假扮成过往商船的快速沙船,在渤海岸易水河口北部逡巡侦查。
发现了曹军有大批海船运兵运粮北上,大约数百艘大船之多。糜府君的斥候立刻分出人手经右北平快马来报知我们,又飞速回昌黎的徒河港送信。
相信五六日之内,卫将军和镇南将军的海军、骑兵就会从渤海湾东面侧击而来,拦腰斩断曹军沿着渤海岸北上的舰队。”
通报完敌情和友军的情况后,庞统停顿换了口气,立刻补充上一句:“卫将军肯定也希望我军及时配合,控制好曹军的推进速度,便于他找准机会、正侧夹击。”
张飞闻言很是兴奋,一把抓过情报看了几眼,顿时喜上眉梢,连络腮胡子都立起来了,浑如满脸的钢针:
“我说子龙太谨慎了,年初的时候大哥原本让他帮糜竺协防辽东,结果曹操无力去找糜竺的麻烦,他就一直也隐蔽不动了。还说什么敌不动我不动,敌在明我在暗,才便于见机行事。
现在可算是让子龙找到这个‘见机行事’的机会了,行,他想分一半功劳就分一半吧。不过说好了,拿下蓟县、复燕全境的功劳,就全是咱的,子龙也抢不走!
至于打援的功劳,一人一半也不是不行。反正蓟县也快打下来了,最后一个月还能勾引到一路敌援救兵,搂草打兔子,也算是榨干袁熙那点利用价值了。”
张飞直接吩咐道,也不打算给赵云回信,只是让自己的部队尽快部署起来,准备迎击数日内就会出现的曹操援军。
他不回信,也是考虑到他和赵云之间目前还相距太远,而且他在西赵云在东,万一信使回去的路上,敌我占区形势变动,中间要穿过曹操新占领的防区,万一信使被抓军情泄露,反而不美。
还是先打一场没有提前沟通、全靠随机应变的半配合。等赵云出现后,再全面沟通。
至于功劳,张飞心中早就分好了,相信赵云也抢不走,也犯不着撕破脸抢:复燕全功归张飞,打援功劳一人一半。
至于在不跟赵云提前沟通细节的情况下,具体怎么打这个援,还需要略微核计一下。
不过好在张飞身边带了庞统,庞统已经知道张飞的意图,略一思忖,附耳献策:“为今之计,要让卫将军的夹击效果最大化,首要是勾引曹军全部北渡易水来追。
只要曹军全部上岸追远,纵然最后可以渡河回去,而我军与赵将军的人马行动迅捷,必然能咬住曹军尾部、形成半渡而击的追击之势。只需如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