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过个舒坦的年节。
“想来,可不就是这么个理。我老婆子是在郦县住了一辈子,最远不过是瞧闺女,也就往州府里走过两回,可哪里听说过又这等专给百姓们修桥补路的大老爷哦!”
另一旁也如同这说话的老婆子般,伸着脖子朝那头正埋头忙活的修路人方向,张望个不停。听得身边有人言语,那妇人也不觉落下脚根附和了一句道:“婶子你还算到过府城的,咱们从没出过县里的,也是瞧着欢喜的很,这都多少年没赶上的好时日咯!”
被她提及这好时日一说,老婆子也是不免低声告诉起来:“如今看来也只有咱们的县太爷,才是个真青天!”才要接下一句,忙又左右瞥了两眼,见大家伙的心思都在那修道面的人身上。
才又拉着一旁那妇人,往墙角处挪了几步接着耳语道:“你可是不晓得,那府城里修道面都是为了好看,老爷们才愿意掏银子出来的,听说都是给朝廷上来人瞧着舒坦的。”一指那头的忙碌景象:“哪里是咱们县太爷这般,只为了大家伙走道舒坦才给修的!”
那妇人也知道,这等说道可不敢往外头传。但这年节里亲戚们走动中,总免不了闲话家常,而妇人们聚首一处,也难免会有偏爱显出自己消息灵通的。这般一传十,十传百的,这等消息也就在百姓们中间不胫而走了。
不过好在,不是眼下便传播开来,直到来年春耕之后,那蓟阳州府之中,才陆续有些耳闻。然而不出一旬时日,却在衙门的训街差役们,那一张张凶神恶煞般的冷脸子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咯。事件到此也算告了一段落,反倒是叫远在郦县的小夫妻俩,松了一口气。此乃后话,此处不提。
也就在翻修街面的小半月后,那车马便道旁的市集所在,也已是顺利开工了。别看着几乎将全县的工匠们都聚拢来,可想要在半年时日里,就全都建成却是不易。
按惯例县衙的几位大人们,又是每五日亲自一巡完毕,才由外头转道回了衙内。坐定下来,接过妻子的亲自端来的解暑汤,仰头便是一口饮尽:“爽快,若是还有再来半碗。”
“都给你备够了,这里搁了不少碎冰得现敲,且等上一等才能送来的。”说着已起身吩咐了刚才送来的小丫鬟,速速再取一份来。忙又转身,给相公拧了块半湿的帕子来用。
“娘子,你也别忙了,今儿早起还下过一阵子小雨,比起前几日来,也算不得受罪了。”边说着已是拉过玥娘坐下,反倒用力给她打了几下扇子。
却被玥娘笑着拉开手,问道:“你们几位大人可是正愁,再不到半旬就秋收了,眼见着集市那片就要停下不短的日子哪?”
“哟!娘子你还真是料事如神啊!回来我们几个还说了半道的秋收之事,你怎么在家里坐着,就已是猜出了七八分!”刚要接着往下,就听得门口传来小丫鬟去而复还的回禀声。
待到端上了解暑汤,转身出了正屋后,才见皇甫靖不仅轻笑了一声道:“当初却是一门心思,想着要快些将那市集完工,也能早一日给县里短银子的地界,添补上些才是最好。”
“其实这本就不是太难,为妻倒是想到了个兴许能惯用一二的苯法子。”只听得身旁的玥娘,已是哂笑着提出自己口中的苯法子来:“原我没细琢磨过这桩来,昨日新村长家的儿媳特意送来了,这一季的账目来与我瞧。”
看了相公一眼,接着提示道:“咱们便说了如今还不时,忙活着林间空地上那些时蔬的村民们来。若是秋收在即,短缺人手的话,倒是可以借他们一用。”
“将那村民们唤来一用!”夫妻俩却是同时脱口而出,不禁两人也是相视而笑起来。
“到底是心有灵犀,这法子确实可以一试,而且本就是庄户们出身,何况这两个山头加在一处,少不得快上许多的。”说着忙又拉着娘子,往另一旁的书案边来。
夫妻俩边商量着,边落笔在纸上细细将其中的详尽安排,逐一录入下来。
☆、第二百二十八章未停工
是待到第二天,将另两位大人唤来书房,皇甫靖便将昨日与妻子一起写就的安排,给对面两位观看了起来。接过手来,通读一遍后,再瞧那旁的两人,已是不觉面上皆是一片惊喜之色。
“大人,怎会想到此处之上,的确是好法子。”不单是这率先开口的张主簿,就是另一旁的牛县丞都不禁,笑着直点头。
将那份书稿好生,又展了展平放回桌面,才接着问道:“想来那两个山头上的村民们,也有好几百口。倘若是分散往各家却是微不足道,但补足那些有工事在身人家的,确实足够了。”
皇甫靖也不免,颔首应了一句:“说来倒也不算是本县自己想到的这法子。”却是把忘忧山上,那新村长家女眷来访一事,略略说了与他们两人知晓。
从知县大人言语之中,不难发现原来又是那位知县太太,有意提醒一二所得。反倒不似初次听闻之时的惊讶,眼下观来那位内衙之中鲜少露面的知县太太,倒是大人的贤内助。
从最初时提出的赊给银两,栽种林木开始,便已有多次在幕后帮着这县衙内,解决了不少难题。只不过,这两位还尚不知,其实在更早先的溜木出县,那看似异想天开的法子,便是出自这位之手。而如今城内外,所设立的多处专为接济孤儿寡母的小作坊,也是她让那胡家送上的银两,转而又用到了实处。
当然,不单是玥娘自己不愿声张。更要紧的却是眼下的情景,他们夫妻二人都不能太过张扬。而且这个世道,也是鲜少有太过出挑的女子。到不是全然无有,但基于自己的出身。再加之此刻夫妻俩多少还得防着京中。那好几十双贪婪的眼睛,又怎敢轻易显露一二。
不过好在政务之上,但凡涉及到修桥补路之事,都能推了给那位很是受用的严副使。倒是给正身处知县之职的皇甫靖,无意间躲过了不小的麻烦。
而自前次。收到胡家传来的口信后。那才上任伊始的严副使,便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三月不到之时,又建一大功绩。这便是横跨在郦县与邵杨两县之间的。那座规模不小的新码头。
要说起来,原本在两个小县城接壤处,合建一个码头而已,并不能称得是大功绩。但也算是事出有因。反倒使得这座先前不怎么能入路转运司,各位大人们法眼的‘小’码头,却是偶然间成就了那位,最先提出修建的严副使的一大功绩。
原来,就在才刚入秋之际,大呈朝的最北之地偏生早于往年,落下的鹅毛大雪,而且还是一连三日未停歇。如此一来,给本就赖以草场生存的北方牧民们,沉重异常的打击,还未来得及预备稳妥的干草饲料,更是无从谈起。
朝廷上,确实不曾耽误时辰,一早得了八百里加急,便浩浩荡荡一路长队,装满了粮食衣被往受灾处去。原本这些年间,各处的官道都已是未见大修过几回,当转入其余山道、小路之后,更是让这一大队人马苦不堪言。
倒是,在路经蓟阳府城之时,听说眼下更有一条足可媲美新修官道的通路之后,哪里还愿意走回那条破旧的小山道。随后更是得了,与这车马便道相连接的,另有一座才修得的码头,可直通下一个州府屏谷。更是叫这一路上没少受罪的官员老爷们,在心底欢呼雀跃起来,这下可算是得救咯!
结果也是不言而喻的,不仅一路难得通途,又被那便道的拥有者缂丝胡家,全免了过路银两,又不免被这一众押运的官员们,大大的计上了一笔。
再接着,赫然发觉经由这河道往北地深入,反倒比起以往的老路上去,省下了小半日的时辰。愈发让这一行长队满意至极,上到领队的官员众位,下至普通的赶车把式们,无不在一段路途中稍稍缓上一口气的,哪能由衷欢喜出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