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诸玉在傍全文阅读 > 第128部分(第2页)

第128部分(第2页)

于是乎,不待救灾人马全都返回京城,已有先行抵达回复圣命的官员,将此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甚为详尽的禀明当今。其中在蓟阳州府境内的这一段,更是好生夸耀了一番,就连事后才知的那位,已离职转往他处的严义信大人的功劳,却是赫然在目。

被自己御笔钦点的那个,才调任路转运司的副使,眼见初一上任便有这等功绩,却是不易。更要紧的是,这般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材,还是他当今圣上,年前亲自过问去向的。

如今闻听大灾之中,凸显便利的那条通途,就是由此人一手为之,心中的得意之色,又怎能不悄悄爬上在眉梢。可才刚在任上不过半年光景,若是此刻提出再升迁一二,却是未免不妥。毕竟那路转运司的所在,到底不比旁的府衙之地。

思量片刻后,便直接赏了个二等男的爵位与其,更另给他家堂上的老母亲赐了诰封。虽未得迁升,可这等三喜临门之事,又哪是容易见得的。

亲自上京谢过圣上恩典,再原路回程之际,不免有心往舅兄所在的鹤鸣绕道数日。一来当然是,让自家的娘子好生劝慰一二。比起那郦县的那位知县来,反倒是自家的这个舅兄更叫他担忧些。

那位毕竟在公事上,自己曾出手还过两回人情。而自家这位却是当初,为了保住那刚上任时的功绩,不但未相助一二,反而帮村着那两县能顺利建筑码头,强留了特意求助的送信之人。

二来嘛,自打由京中返回,老母亲便是多次提醒到。自己父族一系中再无一个在朝,而当年自己落魄时,到底是靠着泰山家的多番资助,才能稳步走了最艰难的那几年。

如今还上些与舅兄一家,也是应当。更何况眼下,就凭自己在朝中的名望,能在舅兄府内安住上几日,就已能帮上他许多。此话倒是不曾说错,事实上也正因此。那些原本已是远远离了鹤鸣而去的客商们,得知此等大消息后,少说已有近四成的样子,已在商议着早日返回的事宜。

就在严副使春分得意之际,而那头的鹤鸣也正借力,得以缓过三分气运之时,一年中最是忙碌的秋收大事,已是如火如荼而至。

早已有所安排的郦县这方,倒是半点未曾耽误,更令人叫绝的是,那片集市的所在,仍旧是夜以继日的赶着工。原本此等时节,没有一地不是埋头,抢着时日在忙活这秋收之事,根本无暇顾及其它。如此一来,这郦县便道旁的那片突兀之象,倒是不曾引得那些好奇之人驻足一二。

直到各自在家中,忙完了秋收后返回那片的邻县工匠们,直接被自己眼前的景象,惊得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这……这还是,咱们临走那……那会儿的样子吗?’嘴是张得都快够搁进一个鸡蛋的,可却是谁都没能出声半句,不过心底却是深深被所见之景,震撼当场!

最终还是在,留下一直忙活着的郦县工匠们口中得知,原本人家是县太爷给做得主。不但不用回家忙着秋收,只安心工事便好,至于家中的粮食却是一颗都不曾少收,全都由衙门一早便帮着定好了熟手,只等着回家入库便成。

再等此般消息,分别传出郦县时,也已是数天之后的事了。不过却叫那邵杨的两位主辅官,吃惊不小!

“竟然还能想出如此的绝妙之法!这位皇甫知县确实在政务之上,很有些手腕,若不是工匠们瞧出端倪来,我等外县之人更是无从得知此番之事。”听得来人详尽回报完毕,这旁的杨知县才勉强收敛了惊愕之色,幽幽道来。

而那旁的邵主簿更是,强压住心头的震撼,将面前的香茗连饮数口,才连声应道:“我都四十有五了,却是从未瞧见过还真有人敢在秋收时节不停工的所在。更别提,那位大人居然还想出,以林户帮手收割,再由在建商户出工钱给其之事。”

“如此一来,即不用耽误工事;又能保住秋收大事;而那些原本就想着能早日开张做得买卖的商户们,哪里有那不愿掏上散碎银子之理哟!哦,对了,他们县衙之中更是半分额外的银两未动,便足以收拢这一路上所有的人心,便又是一桩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听得对面的知县大人此番言语,那旁的邵主簿也不免又是一阵由衷的感叹连连。可不是吗,不停工已实属难得,郦县那位竟然还真能做到,三方……应该是四方才对,皆是满意之事,却是更为难得!

各户工匠们,不用停了手头的活计,回家忙秋收,便可坐享其成,这不就是无意中,另多出了份工钱嘛!而那些山上再无地可耕的林户们,却是得了工钱,帮村了几日农活,这也是个好额外的进项。最希望市集开张伊始的,不过出了几个佃户的工钱,便换来了提前半月,乃至更快的时日,更是再划算不过之事咯!

即便是与郦县很是不对付的另一方,鹤鸣贡知县在获悉此等闻所未闻的新鲜消息后,也是被惊讶的半天不曾醒过神来。

☆、第二百二十九章搬妙法

直到那报信的,反身出了院子后良久,这贡知县才在嫡子的连声呼唤中,回过味来。

“爹,那不过就是调度了些手头空闲的农户们,帮着收了回稻谷而已,哪里就担得高材之名了。若是让我去……。”

尚未待嫡子说完,已被贡知县拦断当场:“那好歹是个七品的知县,也是你这无功名之人,可以妄言的!”猛听得这句,那旁的嫡子更是一脸吃惊的望向过来。

为何自家爹爹如今却是,反倒越发的谨慎起来了?不免颇为不解起来,要知道年头上自家姑丈那明降暗升的势头,可是大家都是明白的很。即便是族里的众位长老,也是对爹爹这一支,更是高看一眼,若是不出意外,想必下一任族长便是由爹爹来做。

而月前,自家那位嫡亲的姑丈又被宣入京中得了封赏,连带着他这个外侄儿都不免面上有光。更别提爹爹这还在职上的现任知县,又怎么会如何反应?

正当那旁的嫡子抬眼疑惑之际,却听得贡知县不由低叹一声:“你也该知晓,你那姑丈能得了如今之职,也全只因年前将那车马便道之事,揽入名下所得。”

见儿子爽快点头,贡知县忙又接了一句道:“那你可知,此番再得圣上封赏所为哪桩功绩?”一听父亲提及要紧此项,那贡尚黎却是半点答不上来。

原本这事对于贡知县而言,便是鲜有的禁忌之一,哪里会同身边的师爷、辅官言及一二。自然这位嫡次子。也就从未得知事情的原委,但今日已是说到这份上,终究还是要叫嫡子看清些才好。免得不先将自己的颜面搁下一搁,将始末道来与嫡子知晓。

“啊!那不还是靠得……。”刚要脱口而出。忙又硬生生的吞咽回去。这等贪功之事。虽不鲜见却是不能摆在明面上言及的,即便没有父亲的瞪眼警告,那嫡子也是断不敢再往下吐露半个字的。

原来又是半道截了那郦县的功绩,才混上再次入京,还连带着给自家老娘讨了个诰命的身份。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哟!

不觉脸上的惊容已是缓和三分。反倒摇头讥笑起那郦县的主官来:“那新知县再多能耐又当如何?还不是全都给上峰做了嫁衣裳,莫说是功绩,只怕就是好处都不曾沾上边,惟有生吞黄连的份。”

“怎么好处全不沾边。那与邵杨合建的码头便是力证,若不是得了你姑丈的庇护,哪得如此顺当?”摆手打断嫡子所言,微微一收眉头。便是直言接道。

那旁的嫡子,却是一脸满不在乎的言道:“不过是敷衍他们两家罢了,到底比起这等大功绩来,这般小事又哪能堪比一二的。不过说起那郦县如今的新山村来,却是不一般。儿子虽是三番寻人去探,任是上不得山去瞧个透彻,不过……。”

转而却是难得一脸正色的,低声告诉起来:“不过却是与师爷二人,将他们那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