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研究者在继承和发扬孔子人本思想的同时,结合现代文明的现况,总结出了建设“把人放在第一位”的管理模式应该包括的几方面内容:
(1)要尊重员工的人格,尊重员工的劳动,保障员工的一切合法权利。
(2)要“以德治厂”,要在管理方法和方式上更加人性化和亲情化,要
有感情的投入,要以柔性管理为主导,同时施以硬性化的管理。
(3)要满足员工生存的需要,关心员工的疾苦,解决员工的困难。
(4)要让员工参与本企业的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决策要多听取广大员工的意见,并让他们参与其实施;
(5)要对员工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企业道德和企
业精神,培养主人翁精神,同时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更新技术知识,
提高技术能力。
(6)要关心员工的文化生活,美化生产环境,用丰富的文化活动陶冶中
员工的心灵。
(7)要创造条件,让那些有宏大人生抱负的职工,实现其理想和人生的
价值,特别是对那些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要给以特殊
的支持和关心。
在市场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竞争的大环境下,企业家们要与时俱进,要思考怎样的管理方式才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如果过去的企业经营管理一切都是以“物”为中心、以“利益”为中心,那么如今的现实情况则要求企业必须开始重视“人”的因素,必须把“人”放在第一位。“人本管理”的思想,给员工以博大而深沉的人文关怀,从而实现和谐管理的目的,必须领会孔子那种“只问人,不问马”的精神。
人才是企业之本,也使企业的命脉。只有员工与整个企业融为一体,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最大能量。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家所倡导的管理理念,也是人力资源管理最为科学的管理模式之一。
德鲁克箴言
传统的人力管理方式并没有把人力当作一种资源,而是看做是成本。
——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践》
5.选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
德鲁克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要由广阔的胸怀,要善于招募比自己更强的人来为自己服务。作为管理者不是要喝下属比能耐,而是要善于用人,敢用比自己强的人。其实,选用比自己强的人是管理者的高潮本领。
一个好的公司固然有好的产品,好的硬件设施和雄厚的财力作为支撑,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人才。光有财、物,并不能带来任何新的变化,具有大批的优秀人才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
1939年,在美国加州PaloAlto市,两位年轻的发明家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怀着对未来技术发展的美好憧憬和激情,开始了在硅谷的奋斗历程,创建了惠普。在经过了长达60余年的发展后,惠普在全球IT产业拥有了重要的地位,其资金、技术、信息、服务和解决方案均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它的产品涵盖了计算机及成像设备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持,客户遍及电信、金融、政府、交通、运输、能源、航天、电子、制造和教育等部门。1985年,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成立,是中国第一家高科技技术合资企业,现已成立了8家分公司、27家支持服务办事处、9家独资和合资企业以及30个支持服务中心……
比尔·休利特曾经说过:“我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就是参与、创建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是以高科技、高质量和好的管理闻名于世,然后又成为很多公司模仿的对象。同时我也希望在我百年之后,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能继续延续,这家公司的生命能继续延续,它还是很多人讨论的一个对象。”
现在,休利特的愿望已经实现了。惠普用独到的企业文化理念和做法取得了巨大成功。
惠普的成功,靠的是“重视人”的宗旨。惠普重视人的宗旨源远流长,目前还在不断自我更新完善。他们的企业目标是:一个团体的成功是该团体中每个成员朝着共同目标集体奋斗的结果。正是在这种核心目标的引导下,惠普形成了独特的人才观念。他们认为公司是围绕个人、个人尊严以及对个人贡献的肯定建立起来的。所以,他们为公司员工的工作表现,以及对待同事、工作与公司的态度而骄傲。
惠普具有信任并尊重个人的管理理念。他们吸纳那些能力超卓、个性迥异及富于创新的人加入惠普,承认他们对公司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并确立了只要积极奉献就能分享成功的价值观。
由于惠普一直注重依靠内因前进,所以要求各级管理者必须关心员工的正确发展,要求管理者应该不断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富有挑战性的机会以及长期发展机会,提供培训和教育项目以提高他们的能力,为今后更重要的工作做准备。惠普的成功经验不也正说明人才的重要性吗?
电影《天下无贼》中黎叔有一句经典对白“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是成功的保障,所以领导者要善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让企业的发展进入一个长久健康的良性循环。
郭广昌是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的董事长,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使用比自己更强的人。郭广昌自称毕业于“什么都没学”的哲学专业,他说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专。但正是“身无长技”反到成了他最大的特长,这逼得他成为了一个善于用比自己更强的人——有问题出现他就要去请教专家。
郭广昌认为:“管理者一定要学会使用比自己强的人,要学会用你的老师——每个比我强的人都是我的老师;要学会用在某个领域比自己强的人——这些人就是专家。企业家经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找老师的过程;而复星能够快速发展到今天,也就是老师找得多、找得准。”郭广昌明白,能不能找到最好的人、有没有找到最优秀的人的眼光,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最大的投资失误,不是某个项目的得失,而是没有找对合适的人选。
管理者必须具有敢于和善于使用强者的胆量和能力。在企业内部激励、重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更为企业带来活力,让企业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有些管理者之所以不愿意用比自己强的人,不是因为他们不能发现优秀的人才,而是因为妒贤嫉能的心理难以克服,这样的管理者总以为自己是管理者因此在各方面都应该比别人高上一筹,一旦遇上比自己强的人才就萌生妒意,采取种种办法打压他们。